- 放大
- 缩小
- 默认
助力提升我市远洋渔业综合竞争力
全省最大仓储量鱿钓船在舟首航
年产量预计2000~3000吨,年产值有望突破1.3亿元
通讯员 张真 周晨燕 记者 吴建波 字数:
《 舟山日报 》( 2025年09月19日 第 01 版 )
受访企业供图
“985”行动新实践本报讯 9月17日下午2时许,总长70米的“国鸿77”号鱿钓船从马峙门锚地起锚首航(见图),开赴阿根廷海域开展鱿鱼捕捞作业。“这艘船一昼夜能捕捞70~90吨鱿鱼,10天左右就能装满850吨仓储量,仓储及捕捞量列全省第一。”舟山国鸿远洋渔业有限公司负责人笑着说,“国鸿77”号年产量预计2000~3000吨,年产值有望突破1.3亿元。
“国鸿77”号鱿钓船投资额超1亿元,由岱山闸口船厂建造,应用了最新船舶设计理念与渔业技术。据介绍,该船船体总吨位达1652吨,型宽11.3米、型深7.4米,装有56台自动化鱿钓机,以及由270盏4000瓦超强灯光组成的诱捕系统,灯光强度较普通船只翻倍,捕捞量提升50%,堪称鱿钓船的“超级配置”。拥有20年远洋经验的船长金国雄介绍,船上生活设施齐备,席梦思床位、每日8美元的伙食标准,为船员创造更人性化的海上生活环境。
“在国家推进现代化远洋捕捞战略部署下,这艘新船不仅装备升级,作业理念也进一步革新。”定海区农业农村局远洋渔业科相关负责人表示,作为全国最大的远洋渔业捕捞生产基地,定海拥有远洋渔业企业18家,远洋渔船近300艘,其中约30%渔船的船龄已接近15年,面临装备设施逐渐老化的问题。
随着远洋渔业总产量稳步增长,定海近年来加大新船的建造投入力度,推进存量渔船更新改造,促进定海远洋渔业从传统捕捞向现代化产业集群跨越,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适应国际渔业履约标准提供坚实支撑。“今年另有20艘远洋渔船列入更新改造计划。”该负责人表示,6年间定海共更新改造远洋渔船24艘,更新改造船上设备设施700余套,加快远洋渔船现代化建造。
远洋渔船扬帆远航,后方服务也在同步跟进。定海打造了“远洋渔民一件事”应用系统,为远洋渔业装上“智慧大脑”,实现对渔船的24小时可视化安全监管。同时,依托“我为企业发展办一事”推出“海上幸福药素”,优化远洋药事服务,基本解决远洋渔业企业买药难、买药贵、用药知识缺乏等问题,已培训船员1000余人次,指导超600名船员规范用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