岱山公安打造“生态+网约房”海岛治理新范式
张华 张慧兰/文 姚旭阳/摄 字数:
《 舟山日报 》( 2025年09月18日 第 04 版 )
图为生态警长在网约房周边开展生态巡查
东海之滨,千岛如珠。岱山这颗镶嵌在蔚蓝里的翡翠,正用一种特别的方式生长——让生态底色更亮,让发展成色更足。近年来,岱山县公安局以“生态警务”为笔,在网约房新业态的画布上,勾勒出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同频共振的图景,让绿水青山真正成为海岛“幸福密码”。
制度打底给网约房立起“生态标尺”
网约房要火,更要“绿”。岱山公安深知,规范是前提,生态是底线,于是先从制度入手,为行业发展划好“绿色坐标”。
积分制成了“导航仪”。岱山县公安局治安大队指导县网约房协会推出《网约房积分制管理办法》,把“生态保护”拎成核心考核项:垃圾分类要精准、一次性用品得减量、水电得省着用、海洋保护要记心间……12项生态责任清单清清楚楚,连实名登记等经营规范也一并纳入。就像给业主递了把“尺子”,怎么做环保、做得好有啥好处,一目了然。
配套的《岱山县网约房生态服务规范》则更为细致,从房源装修的环保选材,到日常运营的绿色流程,再到引导客人参与环保,全链条给出指引。新规落地后,17条生态数据被精准核查,热门区域和生态敏感地带多了8处“生态+安全”提示牌,让“绿色经营”从口号变成了看得见的行动。“积分表就贴在前台,客人看了也夸我们懂环保,生意反而更顺了。”高亭镇一位业主笑着说。
品牌赋能让“绿色网约房”成打卡热点
生态优势怎么变发展优势?岱山公安的答案是“树标杆”,让“绿色”成为最靓的招牌。10家“绿色生态网约房”示范单位率先亮相。这些标杆不只是挂块牌子,更有实打实的支持:评优评先优先、平台流量倾斜,还有环保专家上门定制节能方案——太阳能热水器、智能节水龙头、节能照明灯,一个个“绿色装备”让房源颜值与“绿值”双提升。更妙的是“体验感”。示范单位里设了“海岛生态科普角”,住客能跟着民警、志愿者参加“无痕赶海”:带上网格袋捡贝壳不挖苗,看潮汐时听海洋保护故事。这种“玩着做环保”的模式,让示范房源预订量同比涨了35%。
受此影响,周边5家业主主动申请加入,绿色转型的涟漪越荡越远。“客人来不光是住,还会问‘科普角在哪’‘赶海怎么报名’,这才是网约房该有的样子。”岱东镇示范民宿主的自豪,藏不住。
合力守护科技+人心织密“生态防护网”
海岛网约房散落在山海间,监管难?岱山公安用“科技+共治”破题,让守护更精准、更暖心。
AI眼镜成了“生态哨兵”。重点区域的7支“七色花海护卫队”配上了智能识别眼镜,巡逻时瞅一眼,乱扔的垃圾、偷偷排的污水、乱贴的小广告,都能被实时抓拍,图像和定位瞬间传到“生态治理驾驶舱”。平台自动派单给综合执法、环保等部门,网格员快速跟进,形成“发现—处置—反馈”的闭环。这双“火眼金睛”上岗后,网约房周边生态投诉降了40%,海岸线又变回了干净的“蓝色丝带”。“以前靠腿跑、用眼找,现在眼镜一扫就报警,处理快多了。”
游客也成了“环保合伙人”。岱山公安设计的“生态积分”机制,让住客动起来。垃圾分类投对了、空调设到26℃、报名参加“净滩”公益……都能攒积分,下次住店抵房费,还能换岱山特色的贝壳书签、海鲜干货。客房里摆着生态手册,扫码能进“岱山生态守护者”社群,跟着看海龟保护故事、预约观鸟活动。“带娃捡垃圾换了两包海苔。”上海游客李女士的朋友圈,晒着孩子举着积分卡的笑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