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少白蚁危害 保护传统建筑 提升旅游环境
马鞍列岛白蚁防治项目获评全国示范工程
记者 滕海平
通讯员 杨淑媛 董彬彬 字数:
《 舟山日报 》( 2025年09月17日 第 02 版 )
项目技术人员正在清除白蚁巢穴 摄影 通讯员 郑立
本报讯 近日,嵊泗县马鞍列岛白蚁防治综合治理项目通过专家评审,被确定为全国首个“海岛型白蚁综合治理示范项目(在建)”。
作为我国第一个创新型全域海岛白蚁防治工程,该项目通过生态治理、智能监测、全民联防的创新模式,在保护海岛生态环境的同时,有效缓解了白蚁对传统建筑、旅游设施及生态系统的危害,为海岛地区提供了可复制治理范本。
马鞍列岛位于东海前沿,气候湿润、植被茂密,白蚁危害长期威胁着当地民居、文保单位及民宿产业。经前期调查,治理范围内共发现2科4属5种白蚁,白蚁危害单元112个,危害率达63.3%。2024年,总投资1.2亿元的嵊泗县马鞍列岛白蚁防治综合治理项目启动,技术团队在嵊山镇、枸杞乡、花鸟乡等核心区域采用环保型药剂与生物防治技术,避免对海洋生态及水产养殖业造成影响。
在枸杞乡军民广场,技术人员展示了智能诱杀装置的应用,设备自动识别白蚁种类并释放针对性药剂,同时将数据上传至云端,为后续治理提供依据。全国白蚁防治中心质量处负责人徐冬介绍:“我们通过物联网传感器与大数据分析,构建了可视化管理平台,可实时监测蚁群密度、活动范围及治理效果,推动防治工作从被动应对转向主动预警。”
经过近一年的攻坚,项目第一阶段通过验收。共计调查房屋蚁情建筑面积18.55万平方米,对重点公共建筑及危害严重的文保单位、宗教寺庙等安装智能监控装置445套,其中地下型智能监控412套、地上型智能监控33套。治理区域内白蚁危害率显著下降,传统建筑得到有效保护,旅游环境显著提升。
今年8月初,项目第二阶段开始施工,标志着治理模式从“集中攻坚”向“长效管理”全面升级。以“科技赋能深化监测、生态修复巩固根基、全民参与形成合力”为核心,构建覆盖全岛、贯穿全年的白蚁防控体系,为海岛生态保护与文旅产业发展提供持久保障。嵊泗县住建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将以实施项目第二阶段为契机,推动白蚁防治与海岛振兴深度融合,让“无蚁害”成为嵊泗生态旅游金字招牌,为全国海洋生态文明建设贡献海岛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