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放大
- 缩小
- 默认
可贵的“扁担精神”
字数
《 舟山日报 》( 2025年09月12日 第 03 版 )
本版署名文章不代表本报立场每个人都应有话筒,欢迎争鸣
点滴录|小井9月1日起,嵊泗县黄龙乡正式启动北港片区老年助餐服务,通过“专人配送+志愿服务”的模式,为辖区老年人送去热乎饭菜。为了让居住在峙岙村周边山坡上的老人同样能够每日两餐吃上“两菜一汤一饭”,工作人员用扁担挑着餐盒上门送餐(据《舟山晚报》9月3日报道)。为了小岛老人幸福不掉队,就要提倡这种千方百计、不辞辛劳的“扁担精神”。
最近几年,我市为老服务事业快速发展,但由于岛屿众多、居住分散,城乡、岛际之间仍存在较大差距。虽然新时代“小岛迁、大岛建”工程在积极推进,但仍有许多老年人居住在偏远小岛,日常生活存在诸多不便。没有对比就没有差距,当越来越多的城市老人享受到“幸福食堂”的便利时,偏居一隅的小岛老人更显失落。
令人欣慰的是,一些小岛因地制宜办起老年食堂,并通过公交车或电动自行车将热菜热饭送到独居老人手中。为了“一个都不能少”,黄龙岛上的工作人员用扁担挑、徒步送,解决“最后一公里”送餐难题,着实令人感动。这也说明,只要心系百姓、情系民生,办法总比困难多。
随着“小岛你好”海岛共富行动的不断深化,海岛基础设施和工作条件都在显著改观。即便如此,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城乡一体均衡发展仍然任重道远。群众“急难愁盼”亟待解决,老人期盼尤其等不起、拖不得。要想小岛老人幸福不掉队,就不能一味坐等条件成熟,而应创造条件、克服困难,大力发扬“扁担精神”,以此来换取群众的幸福指数。
黄龙岛上的工作人员重拾扁担为老人送餐,他们用行动说明一个道理:在科学技术突飞猛进、人工智能快速发展的当下,一些行之有效的“土办法”并未过时,艰苦奋斗的好传统、好作风更不能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