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见公共财政向民生倾斜
谭野 字数:
《 舟山日报 》( 2025年09月11日 第 02 版 )
舟山市新闻品牌栏目
走进舟山医院高压氧治疗中心,透过“舱窗”可见患者身着病号服接受治疗,舱外医护人员紧盯操作台屏幕进行实时监测。随着该中心正式投运,市财政部门已及时将项目工程尾款拨付到位,这正是我市财政全力保障民生的生动缩影。
只有把民生资金花在关键处、花出最大效益,才能有效补齐民生短板,实实在在惠民生、暖民心。今年7月,我市公布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调整方案,惠及全市27.29万名退休人员,受到社会广泛关注和好评。退休人员养老金调整等民生保障水平的持续提升,背后是公共财政的有力支持。今年1~7月全市民生支出163亿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比重达71.9%,其中包括医疗基础设施建设与设备购置、教育项目建设、提升城市宜居等方面的支出。
在提振消费、扩大内需背景下,公共财政向民生倾斜有着更现实的意义。当下很多人不敢花钱,是因为考虑到未来存在诸多不确定性,不得不多一些储蓄。提高财政支持民生的力度,增加社会保障的厚度,能让百姓的后顾之忧少一些,群众的消费意愿强一些。从经济高质量发展要求和消费需求看,这也应是公共财政支出的长期趋势。
尽管我们在民生领域的财政投入有较快增长,但与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求还有差距。比如,在养老方面,城乡养老保障差距明显;在医疗方面,个人付费占医疗总支出的份额较高;在社会救助方面,政府社会救助支出比重不高。
在财政收支紧平衡之下,把握需求重点,切实惠民利民;加强资金监管,严防违法违规;创新支付机制,提高使用效率,有效发挥再分配功能,写好财政为民新答卷,就能进一步提升群众获得感、幸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