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信“自在分”,陌生人社会的“通行证”

字数

《 舟山日报 》( 2025年09月02日 第 04 版 )

海客谈|月湖

自8月24日起,市民凭个人诚信“自在分”不仅能在本地享受多种信用服务,还可在杭州、宁波、湖州、天津、榆林、厦门、保定、黄石、济南、郑州等10座城市以及海南省信用互认,真正实现“一城守信,多城收益”(据《舟山日报》8月27日报道)。目前,舟山个人诚信“自在分”注册人数虽然只有3.69万人,但随着应用场景拓展、适用城市增加,注册人数有望呈现“井喷”态势,这无疑有利于全社会诚信水平不断提升。

诚信是为人之本,守信是立业之基。然而随着社会变迁,诚信建设也面临诸多痛点和难点。这并非由于“人心不古”,更多是制度建设滞后于时代发展的缘故。传统熟人社会中,个人一旦失信便举步维艰。随着城市拓展、人口流动,人们日益处于陌生人社会,仿佛戴上了无形面具。一些人之所以漠视公德,甚至敢当“老赖”,正是因为他们认为换个环境、换座城市仍可以伪装成守信者。

因此,与时俱进推进诚信制度建设,完善个人征信体系,全面提升社会诚信水平,已成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内容与必然要求。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指出,“构建中华传统美德传承体系,健全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体制机制,健全诚信建设长效机制,教育引导全社会自觉遵守法律、遵循公序良俗”。让个人诚信“自在分”成为每个人的“信用身份证”,无疑是健全诚信长效机制的有效举措。

个人诚信“自在分”是反映个人诚信水平的公共信用产品,通过我市公共信用信息平台归集个人信息,经个人授权后,进行综合评价和量化打分,具有直观辨识度和较高权威性。因此,一旦激活,即可成为通行多城市的“诚信通行证”。评价等级为良好以上的守信者,可在越来越多城市享受诸多便利,如景区门票减免、酒店住宿打折,等等。实惠如此之多,谁又会不爱惜自己的信用“羽毛”呢?

享受优惠还在其次,当一个人无法像他人那样“亮分享优惠”时,更可能面临当场“社死”的窘迫。不难想象,随着“自在分”广泛激活和应用场景不断扩展,信用不良者在求职、创业、商务合作等方面或将处处受阻。这样一来,诚信也就有望成为普遍自觉,而当“自在分”在良好以下时,人们也会通过志愿服务、慈善捐赠、无偿献血等方式积极修复信用,从而推动社会正能量的持续积累。

为提升个人诚信分建设与运行的规范化水平,去年我市对“自在分”信用评价体系进行首次升级,在原有承诺指标上,新增了不发生高空抛物、无违建等9项个人信用承诺,并增设守信激励分和失信惩戒分,引导市民在更多方面践行诚信行为。“制度好可以使坏人无法横行,制度不好可以使好人无法充分做好事。”个人诚信“自在分”显然是好的制度,有望让诚信成为城市这个陌生人社会的温暖底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