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家门中洲社区和小蒲湾社区试点启用“租房管家”

创新举措强化老城区出租房管理

记者 翁青青 字数:

《 舟山日报 》( 2025年08月28日 第 02 版 )

本报讯 中洲社区和小蒲湾社区位于普陀沈家门老城区,这里租户流动频繁、老年居民多。如今,一批由网格员组成的“租房管家”,每天穿行在楼道之间,手机里更新着租客动态信息,微信群中实时回应各类意见与问题。这些“租房管家”肩负信息管理、安全监管、法制宣传、矛盾调解等职责,为流动人口聚集的开放式老社区注入治理新活力。

摸清底数是实现有效治理的第一步。今年以来,沈家门街道依托前期“网格夜访”收集的实有人口数据,在中洲和小蒲湾2个试点社区开展了全面摸排,建立起“一小区一册”管理台账。目前,“租房管家”已完善204户出租房档案,累计走访36次,收集信息612条。针对高龄老人、独居未成年人、离异独居等特殊群体,他们还实行重点标注和高频关怀,做到“管理到人、服务到心”。

安全问题是出租房管理的重中之重。“租房管家”通过“上门走访+智治系统跟踪”实现隐患整改闭环处理,目前已成功排查并整改安全隐患9起。沈家门街道创新推出“管家走访+房东点对点”双重负责机制,既发挥网格员的监督作用,也压实房东主体责任,鼓励其为独居老人、未成年人提供日常问候和紧急联络服务,筑牢社区安全“人防堡垒”。定期组织举行安全培训会议,推动形成“网格员主导、房东参与”的协同治理新格局,从源头上提升房屋安全水平。

“租房管家”是管理员,更是服务员。沈家门街道积极推动“网格+物业”融合,整合楼道长、物业公司等多方力量,鼓励租客参与小区自治,增强社区归属感。逐渐推开“网格+志愿服务”,针对阶段性需求提供定制服务,提升住户幸福感。“每周一事”机制成为预防问题的“前沿哨”,“租房管家”每周汇总一个突出隐患,通过微信群提醒租客开展自查,将风险化解于萌芽。试点以来,已化解片区共性突出问题9起,调处矛盾纠纷16件。

沈家门街道相关负责人表示,街道将不断总结“租房管家”试点经验,优化服务流程,逐步扩大“租房管家”覆盖范围,助力打造基层治理新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