舟山味道

八月梭子蟹鲜

力女 字数:

《 舟山日报 》( 2025年08月26日 第 05 版 )

晚饭后,我们两口子漫步在沈家门滨港路上,饶有兴趣地看着渔船一艘接着一艘驶进了沈家门渔港,排着队缓缓地停靠在舟山国际水产城。

散步的人们朝着进港的渔船指指点点,边走边谈论着今年刚上市的梭子蟹:“八月梭子蟹鲜,九月梭子蟹肥,十月梭子蟹壮啊。”往前看,成群结队的扎蟹女工两手套着橡胶手套,急急忙忙地赶去国际水产城。五颜六色的手套,随着急切的脚步舞动,像一面面小小的旗帜。据说,女工动作快的3秒钟能扎好一只蟹,多劳多得,一天多的能拿千元工钱呢。

旁边的老伴对我说:“老头子,今年的梭子蟹,人家吃得翻倒,阿拉还没尝新过,是否买几只烤烤?”我爽朗回答道:“我也想吃蟹啊,可惜你我就是不会挑选肥蟹啊。”

我俩正在议论挑蟹的事,对面过来了一对六十岁模样的夫妇,男的向我打招呼“老师,你俩好啊!”原来是我曾经的学生,我们相互问候之后,我便向他请教挑选螃蟹的技巧。

他笑了笑,谦虚地说,这份业务我也不是非常精通,但依据以往的经验一般是先看蟹壳尖角,看一看蟹壳两边尖角上是否有黄红色的东西,它越多就证明里面的蟹黄含量很多,蟹就肥;接着看蟹的色泽,梭子蟹的背部(蟹壳)呈黑青色,而且坚硬,腹部饱满厚重的,还可以仔细观察蟹小腿,腿部坚硬并且用手捏一捏,很难捏动的蟹最肥满;再下去看蟹的肚脐,肥梭子蟹的肚脐,一般呈浅红色,而且红色越多、肚脐结实的蟹越肥。他还说,最好是渔船上刚拿上的蟹,干燥。介绍一番后,他要我们去试一试,这几种挑蟹的方法行不行。“实践才能出真知。”我打趣地说。

第二天一早,我与老伴到沈家门东河市场采购,在市场的不远处有条小巷,两边的房子都作为店面。那里卖梭子蟹的有好几家,有一家摊主刚从国际水产城拿来两篰蟹,是干燥的,一些买蟹人“哄”的一下子围了上去,进行挑蟹。

我看到梭子蟹张牙舞爪的样子有些害怕。正如唐代皮日休写道:“未游沧海早知名,有骨还从肉上生。莫道无心畏雷电,海龙王处也横行。”描绘了蟹的外形和性格。虽然蟹的两只“大脚钳”扎着橡皮筋,但还是强悍地挺起身子,撑着大小脚爪,满筐满笼地挣扎着……

我俩也挤了进去,会挑的人早已提着肥蟹要摊主过秤付钱。我俩怯怯地根据择蟹“标准”,一只一只地挑选了10只,放在地上,算是初选,接着,第二次进行精选,对着标准在10只里面再挑选6只。我提着蟹对着光照看蟹壳两尖角是否有黄红色的东西,多的留下,再捏蟹小腿……经过一番验证之后,最后决定留下6只,一共160元。这时紧张的抢购“局面”已过,摊主松了一口气,跟我们聊起了国际水产城繁忙情景:在水产城是蟹多人也多,人来车往,甚为热闹,有电动车、轿车、货车将一篰一篰的梭子蟹装运到菜市场去销售,也有打包装到外地去的,一片忙碌。我们还看到扎蟹女工,一手抓着蟹,一手迅速地将张牙舞爪的蟹脚用皮筋扎牢,被扎的蟹,只是吹着泡泡,一只只被丢进了蟹篰……

我们买回来的6只蟹中4只是圆肚脐,楼上隔壁人一看说,圆肚脐的蟹肯定是肥的。将蟹洗净后,就开始烤蟹了。烤蟹也是有讲究的,用铁锅在锅底放上几片白菜叶,再将蟹放在菜叶上,蟹肚脐朝上,蟹壳朝下放,然后放点生姜片,倒些啤酒,但不能倒水,最后盖上锅盖,开始烤蟹了。蒸了一会儿,蟹在颤动,锅子内“嗤嗤”作响,白色蒸汽袅袅升腾,蟹壳慢慢变红,厨房内弥漫着蟹香。

中午,我提起筷子,迫不及待地先吃蟹,剥开蟹壳,壳的两尖角有着淡黄色的膏,然后,掰开蟹的两腿,露出一丝丝的蟹肉,洁白、鲜嫩、海腥味……

我边吃边说:“八月的梭子蟹,味道就是鲜美,但是,挑蟹实在太复杂了。”

然而,丰子恺的散文《吃蟹》结尾写道:“或许,在未来的某一天我的孩子也会写下关于吃蟹的回忆。我告诉他们,在享受美食的同时,更要懂得尊重生命。因为每一个生命都是独一无二的,都值得我们去珍爱和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