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宜居城市从“周末不打烊”做起

海客谈|一叶扁舟 字数:

《 舟山日报 》( 2025年08月24日 第 02 版 )

近日,定海不动产登记中心推出“周末不打烊”服务,受到群众广泛好评(据《舟山晚报》8月13日报道)。在城市更新过程中,拆迁安置房不动产权证办理涉及到千家万户切身利益,是群众关注的焦点。定海不动产登记中心发现,不少群众因工作日不便请假导致办证拖延,于是推出周末专项服务,通过主动调整工作时间、增设业务骨干值守,确保拆迁安置房办证业务全流程畅通,还积极与税务部门联动,建立“一窗受理、并联办理”机制,为群众提供高效、便捷的服务。希望定海不动产登记中心的“周末不打烊”服务能够持续开展下去,并带动更多政务服务部门群起效仿,共同为建设舒适便利的宜居城市添砖加瓦。

用有温度的公共服务满足人民需求

“坚持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城市不仅要有高度,更要有温度”……近年来,我市一手抓海上花园城市建设,改善人居环境;一手抓“最多跑一次”改革,优化群众办事体验,通过“软硬兼施”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归属感和幸福感。

当然,建设宜居城市永远在路上。定海不动产登记中心推出“周末不打烊”服务,悄然树起了优化政务服务的新标杆。长期以来,众多政务服务部门虽通过“最多跑一次”改革实现了“数据多跑腿、群众少跑腿”,大幅提升了群众满意度,但“你有空时我休息”的现象依然普遍存在,办事需请假让很多人深感不便。如能普遍推行“周末不打烊”,政务服务将更上一层楼。

今年7月14日至15日召开的中央城市工作会议强调,城市工作要“认真践行人民城市理念”“以建设创新、宜居、美丽、韧性、文明、智慧的现代化人民城市为目标”。会议部署了城市工作7个方面的重点任务,“着力建设舒适便利的宜居城市”就是其中之一。优化政务服务供给,便利居民群众办事,正是“舒适便利”的题中应有之义。

政务服务部门双休日闭门谢客,无疑是办事难的一种表现。很多人都希望利用休息日办事,否则就需请假或调休,甚至损失全勤奖。一些企业的岗位是“一个萝卜一个坑”,员工请假还可能引发连锁反应,需繁琐协调。因此,办事窗口前看似有序的“跑一次”,实则隐含着无奈与期盼。

问题是时代的声音,解决问题的过程就是服务提升、社会进步的过程。定海不动产登记中心主动调研拆迁安置户的办证需求,推行周末专项服务,这种以群众呼声作为第一信号、以群众需求为第一选择的做法,值得点赞。“周末不打烊”体现服务理念的升级,关乎千家万户的便利,应在更多政务服务窗口推广。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抓城市工作,一定要抓住城市管理和服务这个重点,不断完善城市管理和服务,彻底改变粗放型管理方式,让人民群众在城市生活得更方便、更舒心、更美好。”城市工作千头万绪,是系统工程。建设宜居城市,就要从“周末不打烊”这样的实事做起,让群众切身感受到公共服务的温度。

责任驱动之下再多的困难也能克服

定海不动产登记中心推出“周末不打烊”服务,打破了传统惯例,激活了群众的潜在需求。事实上,只有更多部门加入“周末不打烊”行列,政务服务才能实现系统性重塑和整体性优化。当然,任何改革都不是一蹴而就的。普遍推行“周末不打烊”,需要提升服务理念,也需克服人员编制等实际困难。

正因如此,试点推行、典型示范就显得格外重要。定海不动产登记中心不仅开展了周末专项服务,还与税务部门建立了联动机制,未来还将不断优化服务流程、创新服务方式,为群众提供更加优质、高效、便捷的不动产登记服务,其探索值得期待。我市政务服务提质增效、营商环境持续优化,正是在一次次攻坚克难中实现的。

推动政务服务“好、快、暖”具有显著的外部效应,能改善城市软环境,理应是所有政府部门的责任担当。商家因利益驱动可“天天不打烊”;公共部门因责任驱动也可以实现“周末不打烊”。

中央城市工作会议强调,建设现代化人民城市,必须加强党对城市工作的全面领导。要进一步健全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增强城市政策协同性,强化各方面执行力。要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建立健全科学的城市发展评价体系,加强城市工作队伍素质和能力建设,激励广大党员干部干事创业、担当作为。要坚持实事求是、求真务实,坚决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

可以相信,只要顶层设计和基层探索同频共振,推行“周末不打烊”必定办法总比困难多。实践中已有成熟经验:如多数博物馆选择周一闭馆、周末开馆,最大程度地满足公众利用节假日参观的需求;银行通过设置自动柜员机,缓解了双休日服务短缺的矛盾。通过制度创新优化服务供给、借助智慧赋能弥补人力短缺,政务服务窗口“周末不打烊”大有可为。

政务服务“周末不打烊”一旦成为普遍的风景,必将为我市打造最优营商环境增添浓墨重彩的一笔。更为重要的是,群众、企业办事更加从容便捷,整个社会的运营成本就会下降,整座城市的宜居程度就会提升。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定海不动产登记中心的“周末不打烊”开了个好头,让我们期待更多的惊喜接踵而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