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东极岛》主创来舟分享创作感想:
“这是一部平民英雄史诗”
记者 方智斌 字数:
《 舟山日报 》( 2025年08月09日 第 04 版 )
昨天下午,电影《东极岛》导演管虎、费振翔,出品人及总制片人梁静,演员朱一龙、吴磊、倪妮在舟山接受本报等媒体专访,分享创作感想。主创人员表示,大家克服重重困难,从中国渔民的视角讲述二战时期的“中国渔民营救英军战俘”事件,展现“海上有难人必救”的朴素人性光辉,希望把中国人的担当、善良、淳朴告诉全世界。
“这个电影一定要在东极拍摄”
“含水量”极高、打破华语影史最长时间水戏拍摄记录、“世界级”难度海洋视效;纯岛拍摄,拍摄器材全部要经过海上两个多小时航程渡运而来;平民视角,首次从东极渔民视角诠释一段厚重的历史……
电影《东极岛》上映前就给人满怀期待。面对主创人员,记者首先问起了有关电影拍摄工作。
“每个电影都有拍摄难度,这个电影尤为困难的是三块。”费振翔介绍,一是纯岛拍摄,距离大陆远,运输、置景都增加了很大的难度。二是纯海上拍摄,很多情况不可控,比如准备工作都安排好了,结果演员已经漂走了,摄像机拍不到人。还有一块是水下拍摄,水中戏份达到全片40%,这是华语影史上前所未有的挑战。靠所有演职人员的共同努力,电影才能顺利拍摄完成,这是一个创举,特别有意义。
“水下拍摄的部分确实挺有难度的。”吴磊对此印象深刻,“在底下表演的时候以为自己是这个样子,但是上了岸再看完全是另一个样子。”他说,通过努力让观众看到全新样貌,特别开心。
梁静透露,之前上岛时内心还有点纠结。直到真正走到计划拍摄的小渔村时,吹着那里的海风,听到那里的海浪,感受到那么厚重的历史,她和演员都有了一个信念:这个电影一定要在东极拍摄。“我们必须上岛拍才能拍出这个原始的味道。”她说。
出生在武汉的朱一龙曾多次来舟山游玩、吃海鲜。他认为,武汉码头文化和舟山海洋文化有很多共通的地方,两地人都有血性,有很强的侠义精神。影片中,他通过阿赑这个渔民角色把“有难必救”的侠义展现了出来。
“这是一部平民英雄史诗”
管虎介绍,剧情片不同于纪录片,要在取材于真实的基础之上,去塑造人物,然后增加戏剧冲突。
《东极岛》在取材真实事件的基础上,把故事冲突放在了几个主要人物身上。“我更愿意称这戏为一部平民英雄史诗。”管虎表示,他在搜集史实时发现,那个年代,渔民们的生存环境相对恶劣,海岛远离大陆,但也因此锻造了渔民们的抗争血性和不屈精神,这一点在舟山渔民身上可能体现得更为明显。
梁静也认为,《东极岛》表面上讲的是渔民救援,实际上是代表了中国人民。中国人骨子里的血性与善良,从古到今都没有改变。在他人有难时拉一把,这就是中国人。“每一个中国人都有可能成为英雄,然后也是希望能把这个中国人刻在骨子里的担当、善良、淳朴告诉全世界。”
倪妮对能在电影中扮演一名勇于打破桎梏,带领全岛渔民下海救人的渔民阿花倍感自豪。“这种精神领袖气质应该是继承了她养父的衣钵,她也是做了她父亲或者说是所有岛上的人想做又不敢做的事。”她说,阿花自愿奋起,打开了一个“出口”:出海救人其实是岛民的共性。
在《东极岛》拍摄中,主创团队为了追求真实,从漫长的水戏拍摄,到造船、建村,再到世界级难度的海洋特效,用直逼三部电影的体量完成一场“极限挑战”,只为呈现当年渔民先辈的英雄模样。影片上映后,中国人无须修饰、不必言说的血性、善良与担当,借由一个个鲜活的银幕形象自然流露,正跨越时空,持续传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