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经济转型升级关键在于产才融合
海客谈|李海州 字数:
《 舟山日报 》( 2025年08月08日 第 05 版 )
舟山海洋经济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自2023年12月启用以来,以“海洋经济+产才融合”为特色,构建起覆盖石化、渔业、海事服务等九大产业的“全生命周期”人力资源服务体系。仅今年上半年,便已服务企业417家次,服务各类人才1567人次,帮助实现就业1232人(据“竞舟新闻”7月25日报道)。这些亮眼的数据,彰显了其在推动海洋产业和人才深度融合方面的积极探索与显著成果。
产才融合,即产业发展与人才培育、引进、使用相互促进、协同发展。对舟山海洋经济而言,转型升级其关键就在于产才融合,主要基于以下三个现实:首先,传统海洋产业面临技能人才短缺、结构失衡等挑战,急需建立与产业升级相匹配的人才供给体系;其次,新兴海洋经济业态如海洋生物医药、海洋装备制造等,对复合型人才提出更高要求;再者,在全球海洋经济竞争中,人才优势正成为决定区域竞争力的关键因素。
舟山海洋经济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的实践表明:一方面,产业是人才的承载基础。石化、渔业等海洋产业的壮大,为人才提供施展才华的舞台与丰富的实践机会。例如,渔业的现代化转型,催生出对渔业技术研发、智能养殖等专业人才的需求。另一方面,人才是产业升级的核心驱动力。专业人才凭借其知识与创新能力,推动产业技术革新、管理优化。例如,海事服务领域专业人才,能提升服务效率与质量,增强产业竞争力。因此,只有将人才工作融入产业发展全过程,才能真正实现从“人口红利”向“人才红利”的转变。
为进一步做好产才融合,笔者认为,首先,要构建动态匹配机制。建立海洋产业人才需求数据库,实时监测九大产业人才缺口,实现培养计划与产业需求的精准对接。其次,完善协同培养体系。扩大“政企协同”模式范围,在船舶智能制造、深海养殖等领域推广“订单式”培养。再次,完善人才引进政策。推出有吸引力的薪酬、住房、子女教育等方面的优惠政策,吸引国内外海洋领域高端人才。最后,优化人才发展环境。完善海洋人才评价体系,破除唯学历、唯论文倾向,突出实践能力和产业贡献。
海洋经济转型升级中,产才融合至关重要。通过优化人才培养、引进与发展机制,营造良好人才发展环境,实现产业与人才深度融合,舟山海洋经济必将在转型升级道路上乘风破浪,迎来更广阔的发展前景,为我国海洋经济发展贡献更多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