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放大
- 缩小
- 默认
警方动态
新城公安创新“融守护”模式打造护校安园治理样板
邱雨倩/文 张佳荣/摄 字数:
《 舟山日报 》( 2025年08月07日 第 04 版 )
图为民警向孩子们普及防溺水、反诈等安全知识
7月25日下午,“青春·融守护”浦西社区未成年保护工作室正式揭牌启用,这一成果标志着新城辖区未成年人保护工作进入专业化、常态化、规范化的新阶段。
青少年是国家的未来,也是社会关切的焦点,其健康成长始终牵动着社会各界的心。如何推动未成年人保护工作关口前移,有效预防侵害风险,构建全方位、多层次的保护体系,一直是公安机关探索的重要课题。近年来,新城公安分局创新推出“青春·融守护”工作模式,将工作重心前移,通过部门联动、科技赋能、精准宣防,构建起“预防+教育+帮扶”三位一体的工作格局。
“警察叔叔,我和同学闹了一点小矛盾,不知道该怎么办了……”2025年6月27日,新城千岛派出所民警在例行检查辖区中学“警察叔叔听侬讲”信箱时,发现了一封来自七年级学生的求助留言。依托“警校家群”融守护机制,民警迅速联合学校、心理专家和家长介入,通过分别谈话、上门走访、集中调解,成功化解了这起纠纷。
“警察叔叔听侬讲”信箱是新城公安践行“主动警务、预防警务”的创新举措,自2024年4月设立以来,已收到留言23条,其中涉及同学纠纷、家庭矛盾等问题12条,矛盾化解率达100%。这一匿名沟通通道,推动警察角色从“执法者”向“守护者”转型,实现了校园矛盾早发现、早干预、早化解。
为确保校园安全,新城公安以科技赋能为抓手,持续推进“智慧护校”体系建设,利用AR高点、人脸抓拍机、车辆抓拍卡口等在校园周边搭载虚拟封控圈,实时监测处置校园周边情况。通过公安“精准预警管理平台”和学校“智慧校园平台”的深度衔接,新城公安打造“青少年安全风险预警系统”,对校园欺凌、网络诈骗、不良社交等风险行为进行智能检测和分析,一旦系统发现异常,社区民警、学校老师和家长会第一时间介入,真正实现校内校外信息“网上互通”,联网报警、紧急救援一体化响应。“过去我们像‘灭火队’,哪里发案就往哪里跑,现在我们要做‘防火员’,提前把风险化解在萌芽状态。”千岛派出所所长张泽说。
“同学们,如果遭遇校园欺凌,记住‘三步应对法’:保持冷静、及时求助、必要时报警!”在南海实验学校长峙小学校区的法治课堂上,临城派出所民警郭宇航正以法治副校长的身份通过动画短片和真实案例,生动讲解校园欺凌的预防和应对。预防警务从来不是“说教式”宣传,而是融入青年生活场景的生动实践。为了让安全防范“入脑入心”,新城公安立足校园安全实际和治安形势,结合开学季、寒暑假、考试期几个关键时间节点,每月落实“守护主题”精准宣行动,根据不同年龄段青少年的特点,定制普法内容,让法治教育更生动、更有效。此外,新城公安还创新推出“青春融守护”志愿者计划,鼓励青少年参与反诈宣传、交通安全劝导等公益活动,让他们从“被保护者”转变为“安全守护者”,以青春的方式守护青春,用预防的智慧共筑平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