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美丽乡村释放出更多就业岗位

海客谈|小井 字数:

《 舟山日报 》( 2025年08月01日 第 04 版 )

近日,市农业农村局推出8个青年入乡实践站点,17个实习就业岗位,诚邀有志青年投身乡村热土(据《舟山日报》7月22日报道)。发展乡村特色产业,支持青年入乡发展,不仅有助于乡村振兴,共同富裕,还有望开创城乡一体的高校毕业生就业新局面。

多年来,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现象困扰着全社会。“毕业即失业”在给诸多家庭造成困顿的同时,进一步加剧了教育内卷,使“高考竞争”日益演变为“名校竞争”。高校毕业生供过于求了吗?从城市就业现状看似乎确实如此,一张本科文凭早已难成入职“敲门砖”。不过,只要放眼“广阔天地”,美丽经济方兴未艾,乡村产业求贤若渴,大学生依然大有用武之地。

“建设青年入乡实践站点1000个”是今年省政府十大民生实事之一,就是要通过建立健全支持青年入乡发展的链接平台和服务网络,进一步拓展县乡就业创业空间,为高校毕业生等青年群体提供入乡实习就业发展机会。我市全力推动覆盖全市的48个青年入乡实践站点落地见效,至今共发布招聘岗位250个,招引青年入驻158名。到乡村去上班,或将成为越来越多年轻人的理想选择。

不同的发展阶段会有不同的人口流向。曾几何时,农村地区贫穷落后,农村青年即使没能通过考学改变命运,也要选择进城打工以跳出农门,这也导致如今一些乡村的“空心化”。而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美丽乡村已是一片希望的田野,“上山下乡”不失为年轻人就业创业的“又一村”。在我市,不少网红村的兴起,正是缘于青年创客的入驻。

不可否认,眼下的不少乡村尚未走出“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的困局,一方面急需年轻人加盟推动乡村振兴,另一方面又因缺少就业岗位而难以吸引年轻人。确实,创业成功的个例并不能成为普遍的就业模式。对于既无经验又无资金的大学毕业生来说,更需要乡村提供合适的就业岗位,让他们走出校门后得以安身立命。我市分批推出乡村实习就业岗位,既解青年就业之难,又解乡村人才之渴,坚持不懈终将促成良性循环。

让美丽乡村释放出更多就业岗位,就需要倾力打造“没有围墙的创业园”,吸引更多的创客和项目入驻乡村。3年来,我市以乡村,海岛原生态风貌为基础,以孵化或培育乡村创业者为主要功能,按照“园区无围墙,项目无边界,政策无差异,服务无盲区”的原则,实现城市资源,项目,人才,政策向乡村,海岛辐射,共建成13家“没有围墙的创业园”,集聚创业实体419家,形成了7条致富产业链,既带动了数以万计村民家门口增收,也吸引了诸多高校毕业生入乡就业。

前不久,市级地方标准《没有围墙的创业园建设与服务规范》正式发布,为更好地孵化乡村产业提供了指南。可以相信,随着美丽乡村释放出更多就业岗位,城乡融合发展必将前程似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