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放大
- 缩小
- 默认
定海的一些村干部、志愿者忙着帮翠冠梨种植户找销路、采摘和打包装运
赶在台风来前助果农减少经济损失
记者吴建波 通讯员王思涵 葛琳璐 字数:
《 舟山日报 》( 2025年07月29日 第 03 版 )
本报讯 昨天下午2时多,在定海白泉镇柯梅村,一筐筐刚从果园里摘来的翠冠梨摆在共富工坊门口等待村里称重收购(见图)。屋内,10余名村干部、志愿者坐在小板凳上忙着选梨装箱,他们要赶在台风“竹节草”来临前把这批果子送到订户手上。
“半天工夫收了4千多斤,可能一直要到晚上6点左右才能装完。”柯梅村党委副书记王志龙忙得顾不得擦汗。他告诉记者,今年的气候适合翠冠梨生长,柯梅村60余户种植户喜获丰收,全村翠冠梨产量可超5万公斤。但在丰收的同时,许多种植户尤其老年村民对水果销路也心存忧虑,单是靠自己拿去市场设摊售卖的速度太慢,台风“竹节草”也将影响收成。
王志龙介绍,为帮助农户扩大销路,村里通过“双暖”干部牵线搭桥联系华丰船厂等企业,订出了约2300箱翠冠梨。“原本我们打算等雨天过后集中采摘,但一听到台风要来,大家都很着急。”王志龙说,村里一大早通知农户加快采摘翠冠梨,由村里负责后续销售。
昨天,柯梅村共富工坊组织一批志愿者统一挑选、包装和配送翠冠梨。全奇庄园果蔬专业合作社理事长王佳佳不仅通过她的电商平台帮助农户销售,还叫来合作社的驾驶员当起了送货员。
翠冠梨销路有了着落,农户们集中精力在台风前抢收果实。“村里提供包装盒,还帮我们配送,钱到账后从网上转给我们,让我们省心很多。”种植户王小慈对记者说,在亲戚和村里志愿者的帮助下,他家4亩果园今天已经摘了500多公斤果子,照这个速度大约两周就可以卖光。
在定海双桥街道,由定海区妇联组织的一群“东海渔嫂”志愿者,也赶在台风“竹节草”到来前帮助72岁农户侯阿娥抢收翠冠梨。
前两天,家住双桥浬溪村的侯阿娥托亲戚找到妇联,想请妇联帮忙解决她家的翠冠梨销售问题。“以前我都能自己卖掉,前阵子我从家里楼梯上摔下来受伤了,没法干重活,只能求助别人帮忙了。”侯阿娥说。
“了解侯阿姨的情况后,我们在区妇女儿童中心活动群里发布助农信息,不到2小时,侯阿姨家的300公斤翠冠梨被预订一空。”定海区妇联相关负责人对记者说,妇联通过社群团购、发动女性社会组织、女企业家们爱心助农,很快帮侯阿娥找到了买家。
昨天上午,10余名志愿者来到侯阿娥家的果园,采摘、搬运、挑拣、分装……大家分工合作,把一袋袋翠冠梨装上车发往城区提货点。“真要谢谢阿拉的妇联娘家人,这下台风天我也可以睡个安稳觉了。”望着志愿者们忙碌的身影,侯阿娥满怀感激地说。
摄影记者吴建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