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放大
- 缩小
- 默认
海洋新质生产力打造舟山蓝色增长极的优势与路径探析
吕青云 字数:
《 舟山日报 》( 2025年07月23日 第 04 版 )
新质生产力是实现舟山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推进“向海图强”战略实施的必然选择。
新质生产力对舟山现代海洋城市建设的产业转型、民生改善、生态保护、开放合作与传承海洋文化等方面具有多重价值。舟山在海洋产业链建设、海洋人才培育、海洋开放水平等方面已经积累了多重优势,对进一步探索新质生产力海洋经济“蓝色”增长极的路径具有启示作用。
海洋新质生产力的内涵剖析
海洋新质生产力,指的是通过创新科技手段和管理模式,构建符合海洋经济发展需求、体现海洋产业特色、适应信息时代发展的新型海洋生产能力与开发模式。其核心目的在于借助技术革命、数字化转型等手段摆脱传统经济增长模式,推动海洋经济结构的优化与升级,从而实现海洋经济发展的新飞跃。
海洋新质生产力是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时代要求。探索如何运用海洋科技创新培育战略性和未来产业,促进传统海洋产业的转型升级,这是实现中国特色海洋现代化和构建海洋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关键所在。发展海洋新质生产力已成为推动海洋科技创新、实现海洋强国建设目标的时代新要求。
海洋新质生产力是推动海洋经济内涵式发展的迫切需要。舟山的海洋经济发展亟须摆脱依赖资源和资金投入的传统模式,转而依靠科技创新、先进技术和装备驱动来实现高质量发展。海洋新质生产力不仅关系到海洋经济的高质量发展、产业的优化升级以及陆海经济的融合发展,还能使舟山成为未来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前沿阵地。
海洋新质生产力是适应海洋竞争的实践要求。目前,国内许多沿海城市把海洋产业、技术和人才竞争作为提高城市品位和竞争力的重要手段,积极抢占未来海洋经济发展的高地。为了跟进海洋科技前沿、推动海洋技术创新,舟山必须加强海洋新质生产力的培育,依靠海洋科技能力来实现海洋产业的强链、补链、延链以提高海洋产业的竞争力。
舟山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强大优势
坚实的绿色石化产业优势。舟山绿色石化基地是国内最大的炼化一体化项目,也是中国(浙江)自由贸易试验区舟山片区油气全产业链的核心。舟山绿色石化基地已经形成了国内最大的聚烯烃、工程塑料、化纤原料和中间体等生产能力,具备了打造万亿级产业基础。此外,它还具备独特的创新优势,以石化产业为核心积极拓展并深化中下游产业链,构建起了石化和新材料产业集群。
强大的蓝色区位优势。舟山拥有丰富的深水岸线资源,凭借其绝对优势的深水岸线资源以及独特的海洋区位、临港产业、地理位置和低碳资源,共同构筑了特有的“蓝色”资源优势。舟山在海工装备制造领域拥有显著的发展优势,海洋能资源更是得天独厚。
天然的海洋渔业优势。舟山作为我国水产品资源最为丰富的地区之一,同样也是水产品加工业最为发达的地区之一。舟山已经实现了现代渔业的链式发展,远洋渔业的总产量占据了全国的五分之一,成为拥有远洋渔业企业数量最多的城市。目前,远洋渔业、海水养殖业在现代渔业产业体系中的比重显著上升。
另外,舟山还拥有丰富的海岛红色文化、成熟的智治模式以及在海洋开放与合作等多方面的优势。
以新质生产力驱动“蓝色”增长极的路径思考
聚焦发展低空经济新兴产业。舟山海岛数量众多且分散,低空物流、载人交通、应急救援、低空文旅等是低空经济发展的重要领域,在未来可能形成巨大的产业体系。因此,舟山可以利用海洋海岛的地理特点,积极开展低空物流、载人交通、应急救援、智慧城市的试点,在有条件的海岛和滨海区域发展低空文旅服务,努力建立一套成熟可行的低空飞行规范与标准体系。另一方面,舟山要把握独特的区位优势,努力搭建长三角低空物流运营平台、推进载人交通起降枢纽港及飞控系统平台建设,为加快中国低空经济发展做出应有贡献。
聚焦发展“生态+康养”新兴产业。随着即将到来的高铁时代,便捷的交通、温和的气候、独特的区位、深厚的佛教文化底蕴等优势叠加为舟山建设“生态+康养”城市奠定了基础。舟山应充分利用自身的优势大力发展海洋健康养生、养老服务产业。通过政府主导、民间投资发展康养产业,引进在国内外有影响力的康养企业入驻舟山,并加快制定有利于“生态+康养”城市发展的法规规章,夯实制度基础。积极引进康养方面的人才,建设好本地高校康养类专业,并积极与国内高校合作培养康养类高端人才,为康养产业储备好人才。
聚焦拓展海洋新材料产业。新能源汽车、智能机器人、无人机等高科技领域的快速发展,对材料科学的发展与材料性能提出了更高要求。舟山可以利用绿色产业优势,通过绿色石化上下游产业链的延伸、强化和补全,加快发展海洋新材料产业。依托绿色石化大力发展高性能纤维及复合材料、高端工程塑料、新型海洋工程及防护材料等产业。积极培育聚烯烃弹性体、聚氨酯弹性体、硅碳材料等优质生物基新材料产业。相关部门要通过制定和健全企业管理与服务的制度机制,来提高舟山企业在新材料领域的研发力和竞争力。
作者单位:浙江舟山群岛新区旅游与健康职业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