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放大
- 缩小
- 默认
让美丽舟山日增“艺术范”
月湖 字数:
《 舟山日报 》( 2025年07月06日 第 02 版 )
海客谈|月湖
6月27日上午,舟山市政府与中国美术学院签署《舟山市中国美术学院校地合作框架协议》,充分发挥中国美术学院学科人才优势,聚焦海岛规划设计、城乡风貌提升、城市建筑底色等领域开展深度合作,通过艺术赋能海岛乡村振兴,着力推进宜居宜业海上花园城市建设。市委书记、新区党工委书记何中伟希望中国美术学院深度参与舟山城市的整体规划设计,共同探索现代海洋城市的建筑底色,持续深化“艺术点亮乡村”行动,更好促进富民产业发展和人才双向流动,共同描绘出一幅又一幅海岛乡村振兴美丽画卷(据《舟山日报》6月28日报道)。
最近几年,舟山建设海上花园城市取得了可喜成果,有效带动了城乡融合发展、乡村全面振兴。此番与中国美术学院开展校地合作,必将进一步促进原生态与艺术气息的深入融合,给海岛乡村带来锦上添花的美丽蝶变。
“艺术点亮乡村”,已有生动的舟山实践。正如中国美术学院党委书记金一斌所言,中国美术学院与舟山有着深厚的合作渊源,艺术种子早已在海岛生根发芽。记得新建村在初创南洞艺谷时,就请来美院学生为民居画彩绘。当时村民还对“艺术促富”将信将疑,时任新建社区党支部书记余金红便先让大学生们画自家的墙面,从而带动全村美起来、靓起来。事实证明,有了“艺术范”,沉睡的乡村往往就能魅力大增。
来自杭州的赵利军陶醉于碧海蓝天,在白沙岛一口气租下65栋绵延成片的旧民居,召集一群设计师朋友打造了“陌邻佑舍众创小镇宿群”。随后,他又萌生了用艺术“激活”柴山岛的构想。他耗资700多万元改造托老所,吸引上百位国内外知名设计师、艺术家加入“艺术兴岛”行列,进行文化与经济共赢的创新探索。原先的白沙岛还未如此“火”,柴山岛更是名不见经传,如今双双成为“网红岛”,艺术赋能功不可没。
美丽海岛天生丽质。随着越来越多的乡村加入全域旅游版图、尝到海岛共富甜头,“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更加深入人心。值得注意的是,要让乡村游、跳岛游持续兴旺且长盛不衰,必须避免同质化、追求个性化。既各美其美,又美美与共,这正是艺术的特长和优势所在。
中国美术学院艺术家们将继续扎根海岛,强化创新融合,将艺术与舟山文化、产业相结合,致力于将舟山群岛打造成全国乃至全球瞩目的“艺术赋能海岛振兴”典范,未来“画卷”令人憧憬。
合作双赢需要双向奔赴。借我市与中国美术学院开启校地合作之机,各地应积极参与、主动融入,像招商引资那样优化环境、提升服务,让海岛乡村成为艺术家理想的创作乐园、大学生心仪的实践基地。如此久久为功,美丽舟山必将日增“艺术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