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岛大疆”激活海岛发展新动能
薛卿 字数:
《 舟山日报 》( 2025年07月04日 第 03 版 )
海客谈 薛卿
嵊泗县以“小岛大疆”强基争先工程为抓手,通过盘活闲置资源、创新区域协作、织密治理网格,为海岛振兴注入强劲动力。老旧厂房蝶变为“星辰露营基地”,嵊山文旅焕发新生机;渔港经济片区抱团发展,带动片区内村集体经济经营性收入均达50万元,同比增长13.6%;海陆一体网格化治理模式更筑起一道坚实的安全生态屏障(据《舟山日报》6月24日报道)。这一系列成效,揭示了海岛振兴背后的组织密码。
“小岛大疆”强基争先工程的核心价值,在于以党建为纽带,突破了岛屿间“孤岛式发展”的天然壁垒。面对海岛资源禀赋各异,单打独斗易陷入土地、资金等要素短缺困境。该工程通过党建联建,将“地缘相近、人缘相亲、资源互补”的岛屿与村落整合为三大特色产业组团。这种组织创新,成功将“孤岛”串联成“群岛”。渔港经济片区“村党组织+强村公司+企业”的联村运营模式,正是这一智慧的生动实践。它促使资源要素在更大范围内优化配置,资源匮乏村借力发展,资金短缺村共享平台,最终实现周边6村11个重点项目协同推进,渔农产品销售额提升约10%,奏响了“共富曲”。
更深层次的突破在于,“小岛大疆”强基争先工程以“海陆双网”模式重塑了海岛治理的时空格局。针对海岛治理长期存在的陆海分割、条块阻隔难题,嵊泗创新推行“海陆一体、双网覆盖”管理模式,陆上细化到“一岙一网格”“一岛一网格”,海上则按作业辖区、区域与方式科学编组,159个海陆网格成为基层治理的灵敏触角。在党组织引领下,这些网格化身为“海上前哨”,高效开展灾害预警、矛盾调解、民情收集等工作。特别是“航行的支部”这一载体,有力推动海警、海事、海关等“条”上力量与地方“块”上党组织联建共建,形成海陆联动、条块融合的治理新格局。今年以来50起海上违法案件的成功处置,正是这一模式筑牢安全生态防线的有力证明。
“小岛大疆”强基争先工程是我市探索海岛县高质量发展与高效能治理的重要实践。未来,我们期待这一模式在深化党建统领优势、提升产业联动能级、强化海陆治理协同上持续发力。尤其要聚焦人才支撑与海洋科技赋能,推动“党建链”深度耦合“产业链”“治理链”“创新链”,助力更多海岛从“偏远末梢”跃升为“发展前沿”,为我市打造海岛共同富裕示范区贡献更多“嵊泗经验”。
当党建纽带联通起散落的海岛,当治理网格覆盖陆与海的边界,这些海疆明珠不再各自微光闪烁,而是凝聚成照亮共富航程的璀璨星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