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关安全就得“叫应”为止

月湖 字数:

《 舟山日报 》( 2025年06月25日 第 04 版 )

  海客谈 月湖

  日前,舟山海事局创新推行客渡运企业恶劣天气预警“叫应”机制,有效应对恶劣天气对我市客渡运安全的影响,进一步筑牢海上安全防线(据《舟山日报》6月19日报道)。通过闭环管理确保预警信息传得准、叫得响、有回应、见实效,切实解决信息传递与响应的“最后一公里”问题。这一制度创新有利于消除安全管理“模糊地带”,使安全措施的落实看得见、摸得着。

  平安是民生福祉,也是发展基石。管控好恶劣天气下的客渡运安全,做到预警信息不落空、安全指令不打折、风险管控不缺位,对于平安舟山建设至关重要。然而,在传统预警信息传递模式下,一定程度上存在“收而不应”“应而不实”现象,导致客渡船冒险航行行为难以杜绝。海上安全绝不允许半点疏忽大意和侥幸心理,推行客渡运企业“叫应”机制,就是为了避免一失万无、确保万无一失。

  收到浓雾、大风、强对流等恶劣天气预警信息后,企业岸基部门须及时精准地将预警信息点对点告知每艘相关客渡船的指定联系人,而相关船舶则须在规定时限内反馈确认,并通过音视频、图片等方式报告其所采取的管控措施及落实情况,并反馈开停航状态等关键信息。如此“有叫有应”“有图有真相”,显然有助于以工作落实的确定性应对海上平安的不确定性,从而有效提升客渡运安全效能。

  舟山海事局推行客渡运企业“叫应”机制,也是以制度建设推进作风建设的生动实践。现实中,以会议落实会议、以文件落实文件的现象并不鲜见,在安全管理领域也同样存在“只管发指令、不管抓落实”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这就容易造成光鲜表面之下的漏洞百出。一些地方平日里安全工作看似没少“吆喝”,直至发生重大事故才发现“只叫不应”终究是“假把式”。唯有切实转变工作作风,将各项制度落实到位,让“有叫必应”成为常态,才能化被动为主动,为民众托起稳稳的平安。

  目前,该“叫应”机制已覆盖全市22家客渡运企业、160艘船舶、71条航线,累计发布预警信息18524条,落实安全措施54条,靶向排除风险隐患22次,在提升客渡运安全管理和应急处置能力方面成效显著。这样的“叫应”机制,显然值得在更广领域推广借鉴。尤其是涉及应急管理、关乎公共安全的预警信息,更要不折不扣地落实“谁主管谁负责”“谁发布谁验收”的责任制,努力确保各项安全举措不落空、不走样。

  安全重于泰山。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必须把安全生产摆到重要位置,树牢安全发展理念,绝不能只重发展不顾安全,更不能将其视作无关痛痒的事,搞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事关安全就得“叫应”为止,这样才能让老百姓放心安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