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人一体赋能 谋好“人才强县”的现在进行时
“组合拳”引人才之智加速产业升级
陈瑶 虞佳茜 字数:
《 舟山日报 》( 2025年06月20日 第 06 版 )
□记者 陈瑶 通讯员 虞佳茜
本报讯 近日,位于宁波市的甬舟人才一体化发展飞地内,一场“飞甬联舟·智汇岱山”“产才双进”人才高层次项目对接会成功举办,为岱山润和催化、宁兴船舶等5家岱山的重点企业选聘了浙江理工大学、浙江海洋大学等5位“科技副总”,为企业发展注入人才“活水”。
围绕“以产业链吸引培育人才,以人才链做优做强产业”的主基调,今年以来,岱山县聚焦一体推进教育科技人才改革发展、推进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两篇大文章”,助力新质生产力发展,深化人才交流共享。
为实现“产业链”与“人才链”无缝对接,岱山成功搭建甬舟人才飞地、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所岱山新材料研究和试验基地等人才交流共享供需对接平台。为加快推动高校科研人才带成果进企业、企业带项目进高校,县内还创新制定人才一对一服务机制,一对一深入重点企业、平台一线,实现需求和问题常态收集、分类流转、精准匹配。
当下,岱山根据企业需求和人才意向开展双向匹配,正大力推进“产业教授、科技副总”选聘工作。围绕县内石化新材料、船舶海工等重点产业发展方向,制定企业技术需求、人才合作需求、科技成果转化等需求清单,发挥“科技副总”校(院)企互聘作用,梳理凝练省应用基础研究计划项目需求3项、市(县)关键和共性技术攻关项目需求15项,指导润和催化开展国产丙烷脱氢催化关键技术研究、晨光电机开展基于FOC矢量控制技术要求的高性能无刷直流电机项目攻关等。
人才需要好平台,产业需要好技术。为了进一步推动与高校科研院(所)之间的合作共赢,让各类人才不断涌现,今年以来,浙石化、联合动能等县内企业,成功牵手浙江大学、浙江工业大学等省内外高校院所,组建先进高分子材料改性与应用技术重点实验室、浙江省海洋潮流能创新联合体等一批产学研创新平台。目前,已有6个产学研创新平台成功列入重点培育名单。此外,由浙石化与浙江海洋大学共同建设的“全省临港石化污染控制重点实验室”,成功获批2024年全省重点实验室。
岱山县委人才办更是充分发挥“希望之光”人才组团式帮扶团作用,有效整合省级专家资源,开展“组团帮扶”“课题攻坚”“成果转化”等攻坚行动。通过“专家问诊+技术输血”的帮扶模式,帮助企业破解技术升级难题。今年以来,已累计组织市(县)专家服务海产品加工等重点企业13次,服务县内企业40余家。
好政策的出台让县内加速全方位培养、引进、用好人才。“我们今年出台了《关于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打造海洋经济强县的若干意见》等政策文件,还根据‘企业认定 政府认账’的工作要求,以人才贡献为导向深化人才自主评价机制改革,赋予企业自主认定权利,排摸评定一批人才。”岱山县委人才办相关负责人表示,通过教科人一体发展赋能,最终将优秀人才留在岱山、用在岱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