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起飞到落地全程护航

定海公安“安心飞” 力挺低空经济集聚区

邹霏霏 王周飞 吕柯烨 字数:

《 舟山日报 》( 2025年06月19日 第 05 版 )

  民警在舟山高新区智能网联低空测试基地对两架小型无人机开展飞行测试

  □邹霏霏 王周飞/文 吕柯烨/摄

  近日,在舟山高新区智能网联低空测试基地内,两架小型无人机正在有序开展飞行测试,该基地依托得天独厚的群岛环境优势,拥有华东区域最大的试飞测试空域。随着低空经济的快速发展,定海区公安分局主动创新护航机制,通过构建“政策支撑+安全守护+警企联动”的全链条服务体系,全力打造全国首个海岛型低空经济集聚区安全发展示范样板。

  作为我市低空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舟山高新技术产业园区近年来加速推进产业集聚,已建成集无人机培训、智能测试、产业孵化于一体的完整生态链。其中,舟山智能网联低空测试基地凭借283平方公里试飞空域、14个起降点及8条岛际物流组合航线,成为国内唯一具备群岛型测试环境的标杆项目。

  “我们进一步简化涉企审批流程,管治一体全面提升涉企无人机规范度,打造安全稳定有序的飞行环境,为低空经济稳健发展提供坚实保障。”高新派出所教导员陈彭峰表示。

  针对企业反映的飞行审批流程烦琐问题,高新派出所精准对接产业发展需求,联合巡特警大队建立“警企飞行报备联络群”,将26名飞手纳入统一管理。通过制定清晰的审批指南,起飞审批时间缩短50%以上,如某无人机物流公司因天气原因需临时调整重要航测任务,通过该“警企飞行报备联络群”快速提交变更申请,并在民警指导下完善安全预案,原本需要1天的审批流程在3小时内即获批准,保障了关键研发数据的及时获取,企业负责人对此高效服务赞不绝口。同时,针对政策理解难题,派出所组织民警接受低空管理专项培训,开展法律宣讲、技巧培训4场次,为企业提供精准政策指导,助力3家核心企业合规运营效率提升。

  依托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高新派出所建立空域动态监管机制,对283平方公里试飞空域开展网格化、精细化、可视化管控。联合巡特警大队建立常态化巡查与快速响应机制,开展违规飞行联合执法行动,成功处置5起“黑飞”事件,对6名违规人员训诫并纳入监管体系,有效净化空域秩序。

  为应对无人机“黑飞”威胁,定海公安创新建立“一企一案”安防机制,为重点企业量身定制反无人机解决方案,并成功开展实战检验。

  今年4月,高新区某液化天然气企业发现不明无人机异常飞行拉响安全警报。定海公安立即联合科技企业,研发部署智能反无人机防御系统。该系统融合侦察预警、监测定向、无人机干扰等技术,采用一体化集成设计,可对非法无人机实施精准拦截。5月9日,在该企业储罐区域,定海公安开展一场红蓝对抗演习,模拟无人机“黑飞”突袭场景。演练中,反无人机防御系统迅速反应,精准识别目标,并成功完成迫降,验证了系统的高效性与可靠性。

  针对企业间权益纠纷、空域使用争议等潜在矛盾,高新派出所建立“企呼我应”快速响应机制。针对无人机建设工厂出现的劳资纠纷,组建专班提前介入调解,成功处置3起复杂矛盾。

  此外,定海公安同步深化“空域管理团队+”协作模式,与国内知名大学科研机构建立战略合作,共建临海低空智能网联联合实验室,聚焦低空通信导航、安全监管、智能避障等关键技术,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为6家入驻企业提供前瞻性的技术合规咨询与解决方案指导,赋能产业技术升级与安全发展。

  如今,舟山高新区的低空经济在定海公安的全方位护航下蓬勃发展。从政策扶持到安全保障,从纠纷化解到产学研协同,每一项举措都为产业发展注入动力。未来,这里有望成为全国低空经济新高地,引领海岛经济创新腾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