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我市将实现36个镇街零工市场全覆盖

家门口就业为群众幸福生活加码

何菁 字数:

《 舟山日报 》( 2025年06月16日 第 01 版 )

  □记者 何菁

  本报讯  群众“打零工”有“专属市场”了!近日,记者走进定海区马岙街道便民服务中心,这里是今年我市新建的一处零工驿站,在乡村和用人单位之间架起了一座“供需桥梁”,满足双方“来即上岗”的求职意愿和“即时快招”的用工需求,实现由马路边“人找活”向市场内“活找人”就业模式的转变。

  今年50多岁的林师傅从18岁起就开始打零工。如今,随着年龄增长、体力下降,求职成了摆在他面前的一道难题。从马岙街道工作人员的口中,林师傅得知家门口有了零工驿站,并在一众招聘信息中找到了符合自己条件的岗位。经过具体洽谈,他与其中一家公司达成了初步意向。“零工市场帮我解决了实际困难,以后再也不用去路边等着招工了。”林师傅说。

  长期以来,零散务工人员聚集形成的马路劳务市场,不仅让零工群体面临就业渠道单一、权益保障缺失等问题,也给城市管理带来挑战。作为海岛城市,近年来,我市聚焦渔民、渔嫂等特殊群体就业需求,创新打造一批“海岛上”“码头边”的特色零工市场,将零工对接、劳动维权、技能培训等公共服务深度融合。

  定海盐仓街道惠舟社区辖区内有宝龙广场、西部商业中心等繁华商圈,零工群体长期聚集此地谋活计。去年,盐仓街道零工驿站设立,为群众、企业等提供公益性服务,使用人单位招工信息能够及时发布,务工人员及时应聘上岗,打造家门口“一站式”公共就业服务平台。

  记者从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获悉,我市计划实现全市36个乡镇(街道)零工市场(驿站)全覆盖,进一步构建“15分钟就业服务圈”。目前,已建成30家,年内可实现全覆盖目标。其中,舟山国际水产城零工市场、定海区东山路零工市场凭借创新服务模式获评省级零工市场。

  为提升零工就业服务质效,我市还探索“即时快招”模式,对偏远海岛地区待工人员、低收入家庭、残疾人群体等开展“一对一”精准帮扶。定海区东山路零工市场开业首日即向就业困难群体派发60条精准岗位信息,助力20人实现灵活就业。据统计,今年以来,我市已累计发布零工就业岗位6288个,实现零工对接“零纠纷、零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