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实加班工资事关就业环境优化

明德 字数:

《 舟山日报 》( 2025年06月15日 第 02 版 )

  海客谈 明德

  王先生向有关部门投诉称,其就职的私营企业存在未支付法定节假日及加班工资等问题。定海区法律援助中心迅速启动“劳动争议快速响应通道”,并第一时间指派律师承办案件,依托“仲裁—援助—调解”联动机制,仅用16天就帮王先生追回了3万元加班工资(据《舟山日报》6月10日报道)。加班工资不仅事关劳动者劳有所得的合法权益,也事关就业环境的公平与稳定。更多的企业应以案为鉴,严格落实员工的加班工资。

  企业生产难免需要加班,为了赶订单“白加黑”“五加二”不足为怪,甚至还得占用节日假期。对此,企业必须依法给付加班工资,保障员工获得应有报酬,同时促进自身可持续发展。一些企业一味要求员工加班加点,却有意无意地忽视加班工资,这无疑侵犯了劳动者合法权益,损害了员工的获得感和归属感。这样的企业多了,将影响整体就业环境。

  就业一头连着百姓饭碗,一头连着经济脉搏;一头连着家、一头连着国,既是重要的经济问题,也是重大的民生问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就业是最大的民生工程、民心工程、根基工程,是社会稳定的重要保障,必须抓紧抓实抓好。

  抓好就业是一个系统工程,落实薪酬待遇、劳动保障也是其中重要一环。有的企业开出的工资看似不低,但由于需要经常加班且不支付加班工资,实际薪酬性价比大打折扣。这样的企业往往招人难、留人更难,显然不利于长远发展,也难以承担起稳定就业的社会责任。

  在我市,民营企业占据经济半壁江山,也是吸纳就业的主力军。企业若想增强人才吸引力,关键在于改善员工待遇、优化就业环境,而依法落实加班工资正是其中重要一环。现实中,很多员工对“无偿加班”采取隐忍态度,但这并不意味着“存在即合理”,长期积累的矛盾终将显现,甚至可能对簿公堂,从而导致双输局面。企业克扣员工加班工资,就业岗位就难以成为“香饽饽”,这也是当前招工难与就业难并存的原因之一。

  王先生通过依法维权追回了3万元加班工资,反映出部分企业克扣加班工资问题的严重性。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的法治观念和权益意识正在不断增强,这必将倒逼更多的企业重视员工的加班工资。“扫帚不到,灰尘照例不会自己跑掉。”针对部分企业惯于推行“无偿加班”,而员工因弱势地位往往选择隐忍的现状,有关部门应加强劳动执法,推动加班工资落实到位。

  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势头喜人,百业兴旺创造了大量就业机会,吸引了众多求职者。从落实加班工资做起,规范劳动用工、增进员工福祉,必将进一步优化就业环境,提升广大劳动者“业有所就、劳有所得”的幸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