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海筑梦护企远航

普陀公安打造海岛警务新样板

赋能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

刘鑫 邵宇翔 字数:

《 舟山日报 》( 2025年06月12日 第 05 版 )

  普陀区公安分局联合边检部门开展海上巡查

  □刘鑫/文 邵宇翔/摄

  普陀区地处长三角经济区核心地带,坐拥6269.4平方公里辽阔海域面积和110公里优质深水岸线,是“海上丝绸之路”与“长江经济带”交汇的重要节点,海洋经济蓬勃发展。

  近年来,普陀公安牢牢把握服务高质量发展这一首要任务,立足舟山海洋强省建设“主战场”定位,紧扣区域资源禀赋与支柱产业特色,将增值化服务理念深度融入现代警务实践,持续丰富完善定制化、精准化“护企安商”服务矩阵,以公安担当的“硬举措”提升营商环境的“软实力”,不断深化擦亮“11087·舟到在浙里”为企服务品牌,全力打造护航海洋经济发展的海岛公安新样板。

  集成赋能 构建安商服务新生态

  今年年初,普陀公安启动的“护航共富·百场万企送春风”首场活动,便吸引了六横中远船厂上千名员工参与,现场政策咨询解读、安全防范宣传、合规经营指导等服务广受好评。

  普陀公安坚持服务前置、资源下沉,着力破解涉企服务“碎片化”问题。一方面,持续织密线下服务网络,聚焦油气、渔业、临港制造业等核心产业集群,创新打造“蓝海绿舟”“随翼速递”等特色助企模式。以“平安小苑”为枢纽,辐射带动全区11个标准化警企服务站点“全科化”运行,实现服务触角全域覆盖。另一方面,做强线上智慧服务矩阵,依托浙里办“浙警在线”“安企共富”等数字化应用场景,推动36项高频涉企审批事权全量下放至“为企服务专窗”,实现行政审批办理“一站式”集成服务。

  目前,全区50余个重点工程项目享受全程“警务定制”服务,200余家重点企业落实“一对一”驻企警官,并开辟“惠企通道”,服务响应更加精准高效。

  机制提档 树立法治营商新标杆

  针对企业反映的检查多、负担重等“痛点”,普陀公安深化推进涉企“行政检查一件事”集成改革。通过科学统筹、信息共享、联合检查,实现全区涉企行政检查频次大幅减少、效率显著提升。

  “以往检查络绎不绝,如今一趟‘全科体检'半小时完成,省时省力省心!”近日,在普陀经开区展茅片区,“园区警长”深入辖区企业开展行政执法检查,高效便捷的服务深获企业负责人一致好评。

  不仅如此,普陀公安持续强化风险防控法治屏障,创新构建企业风险数智协同模式,自主研发“新办企业分析”“虚开增值税发票”等预警模型,实现涉企经济风险早识别、早预警、早处置。推动制定远洋渔业合规、绿色修船标准、船舶刑事风险防范等指引,推出61类情形“轻微不罚”“首违不罚”清单,精准释放法治温度。组建“蓝海易舟”专业团队,为企业提供从设立到经营、风控的“全生命周期”法治服务,倾力打造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法治化营商环境。

  协同开放 打造涉外服务新模式

  “服务贴心,还让我们在异国他乡感受到了中国传统节日的魅力!”在端午节到来之际,普陀公安组织外籍船员集中开展政策宣讲和包粽子等活动,现场的融洽氛围引得外籍船员连连赞誉。

  近年来,普陀公安持续营造亲商安商软环境,在严格执法中融入人文关怀与跨文化交流,通过节庆普法宣传、中国传统文化体验等活动,持续增进外籍船员对中国法律政策的理解,展现普陀开放包容的法治城市形象。

  此外,为精准支撑保障普陀国际绿色船舶修造基地和大宗商品资源配置枢纽建设,普陀公安还联合边检等部门,构建一体化涉外服务体系,科学布建“1+2+N”移民事务服务站网络,聚焦外籍船员“入境—登陆—停留—出境”全流程需求,推行出入境、边检业务“一窗联办”。

  同时,创新设立外籍船员“换班一类事”专窗,实现手续即时受理、审批率达100%,船员换班过境整体时效大幅提升,有力保障国际航运高效运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