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理论宣讲形式 挖掘基层鲜活素材
海岛青年宣讲“带露珠、沾泥土、冒热气”
陈颖丹 姜涛 字数:
《 舟山日报 》( 2025年06月12日 第 01 版 )
通过小品的形式宣讲党的理论 定海区委宣传部供图
□记者 陈颖丹 通讯员 姜涛
“活了200年的古樟树,第一次见到村里人干得这么欢,城里人来得这么多……”
“猪圈拆了,变成了大花田;牛圈改了,变成了咖啡馆;农房美了,墙上绘上了渔民画……”
今年上半年,全市青年理论宣讲研学挑战赛、“新潮声·乡村talk”以及“两山理念·青年说”主题宣讲等活动接连不断,一批优秀的“8090”和“00后”青年宣讲员化身“Talker”,除了6分钟微型党课,还通过小品、情景剧、开放麦等创新形式,用青春视角沉浸式讲述“小岛你好”、共同富裕、乡村振兴和“两山”故事,展现新时代青年的智慧、活力与担当,推动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
让理论宣讲自带“青春滤镜”
“五一”前夕,在全市青年理论宣讲研学挑战赛(普陀站)决赛现场,10支参赛队的青年选手们通过小品、情景剧等创意形式,把理论宣讲变成了精彩纷呈的“故事会”,让海岛的共富图景“活”了起来。
青年宣讲员化身葫芦岛渔民,生动演绎了渔村青年在海岛成长、外出闯荡又返乡创业的故事;通过一颗小土豆的逆袭之路,讲述了小村庄通过电商直播带动农产品销售、带动村民增收致富的故事;一场模拟海岛选秀的小品,拟人化的演绎,解锁浪漫白沙岛的N种新鲜玩法……
“新潮声·乡村talk”宣讲大赛上的15位选手结合自身工作与实践经历,以生动风趣的语言和具体翔实的事例,让理论传播自带“网感”。
拥有海外留学背景与大厂工作履历的钱仕逸,大胆转换职业赛道,成为嵊泗黄龙乡创客,并发起了为期20年的“小岛共建计划”;舟山嗨呗电子商务有限公司CEO徐蒙磊,抢抓风口,创办了全省首个海岛无人机服务中心,以科技之翼助力乡村振兴、海岛共富;选调生龚漪,来到岱山县东沙镇司基村一年多,积极参与生态保护,推动海岛乡村向“绿”前行……
青年是推动党的创新理论走深走实的主力军,并在新时代理论传播中展现出蓬勃的创造力与行动力。
近年来,我市以“新潮声”青年宣讲品牌为引领,集纳“约定海边”“潮涌东海”“‘岱’你讲习”“透骨新鲜”等一系列海味浓郁的青年宣讲品牌,逐步构建起“1+4+N”的青年宣讲工作格局和“陆海联动、青春跃动”的理论传播新生态。
这些“8090”“00后”的青年宣讲员们不断创新宣讲范式,以青年视角和青春话语,从身边小事说起,通过鲜活事例以小见大,把“书面语”转变成“家常话”,用“小切口”宣讲“大道理”,以“小故事”反映“大时代”,不仅让理论宣讲自带“青春滤镜”,摆脱了严肃刻板的印象,也展示了越来越新潮的乡村建设模式。
让理论宣讲融入“人间烟火”
基层是充满希望的热土,也是孕育故事的沃土。最好的“理论”,永远生长在“人间烟火”里。
我市青年宣讲工作始终注重基层导向,紧贴群众需求,聚焦内容供给,探索创新宣讲“中央厨房”模式,积极推动理论传播有内容、出实效,“通过生动、鲜活的故事,才能使理论更加具象化,更加通俗化。”市委宣传部理论党教处相关负责人说。
以全市青年理论宣讲研学系列挑战赛为例,挑战赛上的每一件“带露珠、沾泥土、冒热气”的作品,都是青年宣讲员们深入海岛乡村一线,集体创作而成的。
《“豆”趣横生兴乡村》的4位青年宣讲员徐海萍、顾瑜洁、李文杰、竺琦欣深入六横五星村,开展蹲点调研,实地走访共富工坊、参观带货直播间、对话助农联盟,以鲜活见闻为蓝本,创排出小土豆变身 “小金豆”的宣讲剧本,生动呈现了土豆产业升级、村民携手共富的精彩故事。
登步岛黄金瓜种植大户李云龙带领数十户瓜农抱团致富的故事,被青年宣讲员江慧子、汪湘、邬可欣等创排成情景剧《小李卖瓜》,并将政府惠农政策扶持、海岛物流运输加持、数字科技助农等元素融入剧情,生动展现了登步岛突破海岛发展局限、做大做强黄金瓜产业的历程,让观众直观感受乡村振兴与小岛共富的蓬勃活力。
在沉浸式体验基层宣讲、与群众面对面交流的过程中,宣讲员们也感受到了基层蕴藏的鲜活素材,“走进群众、深入田间地头,宣讲内容就丰富了,基层故事也能讲得更生动、更打动人。”邬可欣说。
为提升宣讲质效,我市还以省理论宣讲名师工作室为引领,建立宣讲员成长孵化基地,组织优秀青年宣讲员开展创作沙龙、实地采风等活动60余次,精编宣讲教案50余篇,把“国之大者”拆解成“岛之小事”。同时,开辟宣讲新阵地,设立宣讲议事亭、大树底下说小事等,结合群众“身边事”,化“虚”为“实”宣讲。
市委宣传部相关负责人表示,青年宣讲员们只有在扎根基层的实践中汲取鲜活养分,把一线的奋斗故事、民生的冷暖期盼融入理论宣讲的肌理,才能加深理论深度、增强实践厚度,创作出更富深意、直抵人心的宣讲作品。
让理论宣讲“声”入时代民心
每一个故事、每一场宣讲,都是青年与时代、群众的深情对话,更是青年力量在时代浪潮中的价值彰显与使命担当。
如今,“新潮声”青年理论宣讲团已成我市理论传播的“生力军”。通过导师培育、比学选拔、实践拉练等机制,吸纳新生代企业家、青年思政课教师、乡村创客等各行业骨干充实队伍。近两年,全市共举办青年宣讲专题培训30余场次,开展学习沙龙、读书会等活动560多场,青年宣讲员深入海岛渔村、工厂企业开展各类主题宣讲450场次,让理论在青春碰撞中焕发新活力。
在创新宣讲载体和拓展传播维度上,坚持线上线下融合,现已构建起覆盖“陆海空”的立体传播网络。依托渔农村文化礼堂、农家书屋等场所建立基层宣讲阵地,“新潮声”宣讲团已开展基层巡讲50余场次,覆盖1.2万人次;在码头、船头、村头等人群密集处设立“潮涌东海·理论快闪点”,利用“海上新时代文明实践号”,以岛际巡回的方式为海岛居民送上理论大礼包;充分运用微视频、微课堂、抖音等新媒体,推出“八八战略在身边”优秀宣讲视频展播,让理论宣讲插上数字化“翅膀”,实现理论声浪从海岛渔村直达“云端”。
理论宣讲还坚持以文艺赋能与民生导向为“双轮驱动”。青年宣讲员将理论与快板、三句半、渔民号子、舟山锣鼓等海岛特色艺术形式结合,创作出《老大有名》《海上小巨人》等百余部优秀宣讲作品,让理论以更鲜活的方式“飞入寻常百姓家”;以群众“身边事”为理论切入点,开设“工间10分钟”“海上3分钟播报”等宣讲场景,针对企业青年、渔民群体需求,在宣讲中助推难题破解、解疑释惑,切实提升基层理论宣讲实效。
理论宣讲从来不是单向的声音传递,而是青年与群众携手同行的精神奔赴。当青春之声与海岛浪涌同频共振,东海之滨一支支充满活力的宣讲队伍,让理论宣讲“燃”起来、“动”起来、“潮”起来,也筑起了一座座连接时代命题与百姓心声的桥梁,为舟山高质量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思想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