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愿“静音”成常态
明德 字数:
《 舟山日报 》( 2025年06月10日 第 04 版 )
点滴录|明德
近日,岱山县综合行政执法局加大巡查力度,源头管控噪声,为中高考筑起“隔音墙”。每逢中高考临近,为了给考生营造一个良好的迎考环境,各地都会开展治噪行动,这无疑值得称道。只不过,噪声需要集中治理本身也折射出社会问题,人们更需要“静音”成常态。
考生需要的是正常的复习迎考环境,倘若陡然间变得一片寂静,反而可能引发紧张情绪,物极必反就是这个道理。因此,考前治噪针对的是严重干扰环境安宁的噪声源。岱山便将建筑工地、广场娱乐区、铝合金加工点作为监管重点,特别是向施工方发出通知书,要求在中高考期间规定时段不得进行任何产生噪声的施工作业。
那么,大家就有理由期盼“静音”成常态。因为,平日里的噪声同样会干扰孩子们的学习。此外,广大居民对安宁环境的需求是常态化的,而非仅仅得益于考生而短暂享受一段清静时光。说到底,安宁权是民法典赋予公民的合法权益,理当通过常态的执法予以保障。
事实上,我们的城市正日趋宁静。这一方面得益于城市更新成效显著,基础设施日臻完善,居民区周边建筑工地已大幅减少。另一方面,噪声治理一直在持续进行。随着智能化、精细化管理的推进,诸如广场舞扰民等问题逐步得到解决,“耳根清净”正逐渐成为现实。在此基础上实现常态“静音”,条件已日趋成熟。
因此,各地在为中高考筑起“隔音墙”的同时,还应摒弃临时观念,落实常态治理。尤其要针对不同噪声源,探索行之有效的治本之策。我市实现市、区两级全国文明城市“满堂红”,已通过常态噪声治理进一步优化人居环境,无疑是巩固和深化创建文明城市成果的必要举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