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放大
- 缩小
- 默认
整合海经、海警、海事、港航4部门管理执法职能和资源,筑牢海洋综合治理防线
岱山启用海上综合执法指挥中心
陈瑶 滕海平 周哲幸 史剑威 字数:
《 舟山日报 》( 2025年06月03日 第 02 版 )
□记者 陈瑶 滕海平
通讯员 周哲幸 史剑威
本报讯 海经、海警、海事、港航4部门7艘执法艇联合执法,执法人员登上“浙岱渔休80003”号船开展常规检查;另一边,一架大型无人机从岱山县数字创新大厦前起飞,飞过渔港上空,将拍摄画面实时传送到后方的数字大屏上……岱山县海上综合执法指挥中心(海上商渔共治指挥中心)近日成立,海上联合执法、“人防+技防”安全管控将成为常态。
目前,海经、海警、海事、港航4部门工作人员已经在该中心实现实体化办公。浙江省渔船精密智控系统、船讯网、岱山水上交通管理系统等各部门数字化管理平台投射在大屏上,实时监控着岱山海域各类船只动态。
据介绍,以往海经、海警、海事、港航四个部门在交叉领域常因职责不清导致执法效率受限。为解决这一难题,岱山创新成立海上综合执法指挥中心,整合四个涉海部门力量,海经、港航、海事三部门信息指挥系统及全县涉海涉渔港口码头视频监控统一接入大数据中心,实现一屏统揽,形成具有岱山辨识度的海上综合执法体系。
该中心构建“指挥中心+执法艇”精准联动执法模式,突出碍航、“三无”船舶、非法捕捞等违法违规行为,每月2次开展驻艇联合执法,不断增加海上见警率。在岱山渔港水域发现违规明火作业、“三无”船舶、非法载客、非法捕捞等问题隐患时,指挥中心能实施“一键启动”机制,“中心派单”协调相关单位人员进行现场处置;发生涉海涉渔险情或事故时,也能打破以往的部门责任壁垒,统一开展协调和任务流转。
岱山有9处重要航道和航门,日均约460艘次商船往来穿梭,县内有1506艘各类捕捞船只,海上交通流态比较复杂。岱山县海上商渔共治指挥中心同步成立后,将打破与渔业部门之间的数据壁垒,对“商渔”航行环境的事前、事中、事后全程管控,更能形成部门之间的快速响应机制,一旦海上发生突发事件,可迅速调配资源,实现应急处置快速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