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轴为链串起共富新图景
朱丽媛 余磊 张慧敏 字数:
《 舟山日报 》( 2025年05月30日 第 02 版 )
□记者 朱丽媛
通讯员 余磊 张慧敏
本报讯 定海依托大宗商品与港口经济,整合油气、矿石、粮食等储运、贸易、金融环节,建设港航商贸发展轴;普陀汇聚临港石化、清洁能源、海洋旅游等产业,建设海洋智造发展轴……当前,我市6条“县城—中心镇—重点村”发展轴正纵横延展,成为撬动城乡融合、缩小“三大差距”的关键“杠杆”。
近年来,舟山聚焦城乡融合核心领域精准发力,创新构建“1+4+N”市域一体发展轴体系,形成“一核四岛、一带六轴”全域发展格局,探索出一条独具特色的海岛共富路径。定海港航商贸发展轴、海洋高新产业发展轴,普陀海洋智造发展轴、山海文旅发展轴,岱山大宗商品储运加工发展轴,嵊泗港景渔融合发展轴覆盖34个镇街、20个重点村组团片区,串联起80万人口,占全市常住人口近70%,有效促进产业、资源、服务向“1+4”核心岛屿集聚。
作为全省唯一以海洋经济为核心的“海上发展轴线”,嵊泗港景渔融合发展轴入选首批(山区海岛县)省级“县城—中心镇—重点村”发展轴名单。这条以岛际航线为纽带的发展轴,串联起嵊泗县域东西部核心功能区,覆盖88.9%的陆域空间,打破海岛发展的地理局限,实现海陆联动发展。县城菜园镇锚定国家中心渔港、东海渔业服务基地目标,加速集聚海洋特色产业;东部嵊山镇深耕渔旅休闲产业,朝着国际海钓基地、中国最美渔港文化风情度假小镇大步迈进;西部洋山镇依托综合性临港产业,全力打造工贸强镇、海事服务中心。以花鸟村、黄沙村、金平村为节点的三大组团片区,差异化发展爱情经济、文旅定制、渔港物流,带动周边村庄共享发展红利。目前,该发展轴已谋划59个重点项目,总投资131.03亿元,其中2025年计划投资24.57亿元。力争2027年总产值50亿元以上。
海洋高新产业发展轴同样势头正劲。以定海城区为核心,盐仓海洋科学城、双桥粮食产业园、岑港绿色石化基地、金塘新材料中心镇等轴点协同发力,带动4个重点村片区组团,着力发展海洋电子、石化新材料等高新技术产业。其中,金塘新材料产业园区年产值预计突破900亿元。
据市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我市将围绕发展轴建设,聚焦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等领域,遴选出108个投资3000万元以上重大项目,总投资682亿元,年度计划投资156亿元,目前已完成56.7亿元。65个纳入省项目库的重大项目投资完成率达44%,25个新建项目开工率高达76%。同时,持续做优“土特产”产业链,定海海产品等5条产业链入选浙江省“土特产富”重点培育链,今年“一条鱼”产业链已落地8个亿元以上项目,一季度产值规模达335.3亿元。
“小岛你好”海岛共富行动成效显著,75个共富项目累计投资5.1亿元,成功打造11个创建示范岛,嵊山岛、枸杞岛等5个小岛获评全市首批金牌示范岛,吸引超百万游客登岛。全域“海乡画廊” 建设将美丽海岛、乡村串珠成链,2024年投资11.2亿元建成2条共富带、5条精品路、12个省级未来乡村,和美乡村覆盖率达60%,全年乡村旅游接待游客617.7万人次,营收34.7亿元。
随着城乡融合深度推进,民生福祉全面增强。在基础设施领域,舟山率先实现城乡供水一体化,生活垃圾分类处理率达88%,城乡供水同质化覆盖率超99%,首创的瓶装煤气统一配送入户模式成为省级标准,乡镇通三级及以上公路比例达95.5%,城乡公交一体化率达95%。在公共服务方面,34项改革任务和38个建设项目稳步推进,医疗卫生人才“县乡村一体化”等7项成果获省级试点支持,嵊泗农村物流经验入选全国典型案例,新时代“小岛迁、大岛建”工程助力11个小岛居民迁居,292人享受到“一人一档”精准就业帮扶。“无边界创业服务圈”、25家零工市场、“30分钟技能培训圈”以及整合12个部门107项政策的“舟到救”平台,持续推动城乡要素双向流动,让城乡差距不断缩小。
舟山正以发展轴为纽带,奋力书写城乡共富的海岛样本。今年一季度,我市农林牧渔业增加值达41.7亿元,同比增长4%,分列全省第四位、第三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