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时节,18亩艾草种植基地迎来首茬丰收
葫芦岛用艾草牵动“药农文旅”融合发展
翁青青 张涵轲 沈碧红 字数:
《 舟山日报 》( 2025年05月30日 第 02 版 )
□记者 翁青青
通讯员 张涵轲 沈碧红
本报讯 端午佳节将至,普陀葫芦岛18亩标准化艾草种植基地迎来首茬丰收。5月28日上午,记者在该基地看到,数十名农户手持镰刀穿梭在艾草田间,一株株齐腰高的艾草被整齐收割、分装打包,空气中弥漫着特殊的草本清香。
驻葫芦村第一书记施家威向记者介绍道,艾草种植相对简便、养护成本低,植株耐旱性强且用途广泛,市场前景广阔,非常适合葫芦岛发展种植。去年冬季,该基地引进药用艾草品种,通过扦插技术实现规模化种植。“我们引进的艾草品种经古法提纯后,可加工制成香囊、艾灸条、艾皂等高附加值产品。”施家威说,首批收割的1500公斤鲜艾将采取差异化利用策略,其中500公斤直供端午市场,制作艾草香囊、艾叶花束等时令产品;其余1000公斤鲜艾存入地下窖藏库,经2到3年自然发酵后,艾绒价格可提升至每公斤400元以上,实现经济效益倍增。
通过拓展延伸产业链,葫芦岛正书写“艾草+”融合篇章。当天下午,在海岛活动中心举办的艾草手工体验课吸引了40多名游客参与,他们在工作人员指导下将新鲜艾叶与菖蒲、香囊进行搭配,编织出独具韵味的端午花束。更令人惊喜的是,葫芦岛创新研发的艾草冰淇淋成为爆款产品,草本清香与奶香完美融合,深受游客青睐。
据了解,“小岛你好”海岛共富行动实施以来,东港街道结合林下经济发展,重点培育葫芦岛艾草特色产业,目前已初步形成种植、加工、销售、文旅的全产业链条。下一步,将继续深挖艾草药用价值和文化内涵,开发艾绒制品、文创产品、特色食品等多元业态,通过“企业+合作社+农户”模式,打造集生产、体验、康养于一体的海岛特色产业示范区,带动海岛乡村共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