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空气 治出来

余墨 字数:

《 舟山日报 》( 2025年05月23日 第 04 版 )

  点滴录 余墨

  优化产业结构、优化能源结构、优化交通结构、深化工业废气治理、强化面源综合治理、强化污染天气应对,我市已启动2025年空气质量持续改善攻坚行动(据《舟山日报》5月15日报道)。越是“优等生”越追求高分答卷,舟山好空气就靠一丝不苟治出来。

  2024年全市PM2.5平均浓度为全省最低,全年空气质量优良天数占比高达97%,同比上升0.3个百分点。舟山空气质量保持全省第一、全国前列,持续给市民带来福利、给游客带来惊喜。但舟山好空气并非天上掉下来,亦非海风吹出来。坚持高质量发展不动摇,落实常态监管、系统治理,才能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同频共振、相得益彰。

  早在一个多世纪前,马克思就提出忠告:“文明如果是自发地发展,而不是自觉地发展,则留给自己的是荒漠。”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要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自然和生态环境,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新格局。在舟山,“两山理论”深入人心,党中央作出的“力争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战略决策,成为高质量发展的生态目标。

  空气质量持续改善攻坚行动,是一场持久的硬仗,需要全方位、系统性的努力。在产业结构优化上,要坚决遏制高耗能、高排放、低水平项目盲目上马,加快退出重点行业落后产能,推动传统产业集群向绿色化、智能化升级改造。交通结构的优化也是重要一环,要处理好“汽车时代”的“高速”与“低碳”关系,加速老旧车辆以旧换新更新换代,大力发展绿色运输体系,在汽车保有量增加的同时做好尾气排放减量。

  空气质量持续改善攻坚行动需要坚持“法治+智治”,不断提升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同时也要倡导全民共享共治,自觉从点点滴滴付出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