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放大
- 缩小
- 默认
舟山小岛:向海图强的共富密码
大江东去 字数:
《 舟山日报 》( 2025年05月23日 第 04 版 )
海客谈 大江东去
近日,由市档案馆主办的《了不起的小岛——舟山解放75周年小岛变迁展》在市美术馆正式启幕。展览通过珍贵的历史影像、实物展品和多媒体互动技术,全景式呈现了舟山小岛从边陲渔村到现代海洋经济高地跨越式发展的壮阔历程(据《舟山日报》5月17日报道)。
当观众漫步于黑白与彩色交织的光影长廊,感受75年来舟山小岛变迁的岁月时,一个时代命题跃然眼前:这些散落东海的“明珠”,何以成为新时代共同富裕的鲜活样本?
文明传承:守正创新的辩证法则
舟山小岛的变迁史,是一部浓缩的海洋文明演进史。展览中,荒僻离岛与世界级港口的时空对话,木质帆影与钢铁巨轮的世代更迭,无声诠释着发展的真谛——不是对传统的割裂,而是文明的赓续与升华。蚂蚁岛将“艰苦创业、敢啃骨头、勇争一流”淬炼为现代造船业的创新基因,枸杞岛让传统贻贝养殖焕发蓝碳经济的蓬勃生机,生动演绎了“守正”与“创新”的辩证法则。正如这次展览的结语所言:“小岛从不是海洋经济的配角,而是向海图强的主角。”这种主体意识的觉醒,让每座小岛找到了独特的价值坐标,为浙江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提供了海岛范式。
差异发展:精准施策的共富路径
“小岛你好”海岛共富行动彰显了共同富裕的精准施策之道。舟山小岛虽无大岛的规模优势,却各具特色禀赋。对此,各地摒弃“千岛一面”的发展窠臼,以“一岛一策”激活差异化动能:花鸟岛以“爱情圣地”重塑文旅场景,秀山岛借“生态游乐”培育出泥玩野趣,嵊山岛将百年渔场文脉转化为产业优势,东岠岛以露营基地再造诗意空间。这些跃动在浪尖上的创新实践,揭示出共富之路的本质是人与海的和谐共生。当“蓝碳经济”在枸杞岛海洋牧场落地生根,当“绿色低碳港口”于鼠浪湖岛变为现实,舟山不仅书写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海岛篇章,更贡献了“生态赋能、文化铸魂”的共富方案。
人民史诗:小岛蜕变的奋斗底色
“共富方舟”送医上岛的故事,诠释着发展为民的深层逻辑。舟山小岛的变迁轨迹,从来不是冰冷的数据堆砌,而是百万海岛儿女用汗水浇筑的奋斗史诗。从老一辈渔民摇橹搏浪的艰辛岁月,到新一代渔人用北斗导航驰骋大海;从巡回医疗队员背着药箱走遍悬水离岛,到5G远程诊疗覆盖偏远小岛,舟山小岛的每一次跨越,都凝结着普通人的汗水与坚韧。当白沙岛的钓竿扬起浪花,当枸杞岛的贻贝铺就致富路,当东极的渔火温暖海岬石屋时,我们看到的不仅是山海巨变,更是人民力量的生动注脚。这些散落东海的小岛,正因为无数平凡人的非凡坚守,才绽放出共同富裕的璀璨光芒。
潮声澎湃,千帆竞渡。《了不起的小岛——舟山解放75周年小岛变迁展》不仅定格了舟山小岛的过去和现在,更揭示了一个深刻启示:每一座小岛的华丽转身,都是共同富裕宏大叙事中的生动章节;每一朵浪花的激荡跃动,都在汇聚建设现代海洋城市的磅礴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