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力打造新时代社会工作海岛样板
——舟山社会工作综述
方智斌 周继祥 字数:
《 舟山日报 》( 2025年05月15日 第 01 版 )
□记者 方智斌 通讯员 周继祥
社会工作事关党长期执政和国家长治久安,事关社会和谐稳定和人民幸福安康。
去年2月挂牌以来,市委社会工作部坚持党建引领基层治理,谋改革创新、抓资源融合、促社会活力、增民生福祉,创新实施“舟新治理”“同舟共治”“舟信融社”“志愿方舟”四大行动,在全省率先完成乡镇(街道)社会工作体系改革,乡镇(街道)社会工作干事配备实现全覆盖,在全省首创社会工作统计年报制度,盘活全市社会工作系统“家底”,蹚出了一条深化海岛社会治理、赋能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特色之路。
拧成“一股绳”,两新群体与舟山“双向奔赴”
累了在“小哥驿站”歇脚,饿了在“小哥食堂”吃饭,空了在“小哥学院”学习……去年12月开始,我市推出“小哥食堂”“小哥医院”“小哥药店”“小哥理发店”“小哥学院”等“小哥”专属服务阵地及相应优惠政策,给新就业群体带去实实在在的优惠福利。
快递员、网约配送员、网约车司机、货车司机等新就业群体不仅是城市生活的“摆渡人”,更是推动社会进步和发展的重要力量。
在市委社会工作部的推动下,有关部门联合建立机制,完善服务,推进新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新就业群体党的建设,携手打造友好城市,全力营造关心关爱新就业群体的浓厚氛围,引导新就业群体以“主人翁” 姿态融入基层治理体系。市委社会工作部还出台了被誉为“小哥民生事项”的党建引领新就业群体权益保障重点任务清单,让新就业群体倍感温暖。
城市关爱“小哥”,“小哥”拥抱城市,越来越多新就业群体与城市“双向奔赴”。截至目前,全市新业态新就业群体规模已达1.39万人,其中6000余人已加入“蓝海红帆·舟新治理”应用程序。“舟新治理”行动已开展关爱活动160余场,迭代升级177家“小哥驿站”,打造“小哥食堂”等专属服务阵地40余个。
更多两新群体也成了舟山治理的“合伙人”。去年7月,舟山市委社会工作部牵头组建由注册会计师、高级会计师、税务师、律师、资产评估师、金融师等高端人才组成的“六师助企服务团”,一站式为企业解决“疑难杂症”,至今已累计帮助企业解决难题1200余个。
点点星光聚成银河。全市21个成员单位与40个“三新”党组织开展党建联建,形成任务落实、统筹调度、评议评价工作闭环;“航行的支部”海上党建深化,构建粮食供应安全、保税船燃、“一条鱼”、贻贝养殖产业链供应链党建工作矩阵;“小哥议事会”入选全省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党建工作政策工具和典型案例;在全省首创“舟新治理”应用,相关做法在全省专题会上作交流发言。
重塑“一盘棋”,基层治理效能全面激发
从平均每月走访群众40余户到走访60余户,定海区盐仓街道叉页河村党委书记冯东海真切感受到,服务群众的时间变多了。
冯东海的新感受得益于基层组织“滥挂牌”专项整治。“整治前,各类牌子多,确实加重了基层负担。”冯东海说,牌子挂上,增加的填报、统计和材料报送工作占用了村干部不少时间。
去年上半年,我市开展基层组织“滥挂牌”专项整治工作。市委社会工作部全面排摸全市各村(社区)和网格,梳理整治内容,明确整治标准和要求,下紧转第2版▶
▶上紧接第1版 与相关部门合力推进整治工作。冯东海说,目前村委会门口仅保留了“叉河村党委”“叉河村村民委员会”“叉河村股份经济合作社”“叉河村监督委员会”这4块牌子,以及“党群服务中心”“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等必要标识,群众办事更便利。在嵊泗县菜园镇关岙村,群众房前屋后树木修剪已困扰村委会多年。去年,随着“三事分流”治理模式推行,村委会召集党员群众代表召开“民生议事会”,将困难群众家以及影响公共区域的“麻烦树”清理定性为“小事”,费用由村里承担,其余为“私事”,村民需承担部分费用。
“三事分流”即大事政府办、小事商量办、私事自己办,让村(社区)干部有更多精力处理大事、公事。如今,这套源于嵊泗的基层事项分类治理模式已在全市全面推广运用。同样探索这类治理模式的还有岱山县东沙镇桥头村的“五事五议五办”村民议事协商模式,即按大事“重办”、难事“专办”、急事“快办”、小事“联办”、私事“自办”进行处理。
基层事项分类治理与民主协商并进,加深了群众“自己事自己办”理念,更提升了自治效能。去年,舟山各村社运用议事协商累计处置村社公共事务18388件、解决矛盾纠纷11312起。
群众参与做“加法”,基层负担做“减法”,目的始终是提高治理质效。去年以来,舟山“基层智治系统”迭代升级,《舟山市基层事项准入机制》准入24项,事项减少率达20%;创新开发的“基层信息一张表”系统已投入试运行,涉及23个部门的102张报表已缩减为23张报表;全市已清理组织机构挂牌4565块、上墙制度4413项、正面清单外证明事项4894件,“滥挂牌”清理完成率达100%。做好减负工作的同时,我市正不断摸索为基层组织增效的途径,党建引领“三事分流”“五事五议五办”等一批好经验好做法正不断总结推广,海岛村社基层事项分类治理机制已初具成效,基层治理效能进一步得到激发。
织密“一张网”,志愿服务为城市增光添彩
今年“五一”假期,舟山跨海大桥再创单日流量历史新高。
“欢迎来到舟山。”“沿着这条路往前,第二个路口左拐。”节日期间,在东西快速路沿线、蜈蚣峙码头、普陀山景区等各处,全市13支志愿服务队伍出动志愿者4107人次,累计提供交通引导约4.7万车次、游客咨询约7.3万次、网络购票协助约4.3万次。
平日里,志愿者们漂洋过海为偏远小岛上的留守老人送戏、送饭、送服务。老人们直夸志愿者“比囡囡还亲”。志愿者团体、兼合式党支部志愿者积极参与城乡环境卫生整治、维护交通秩序、访贫问寒,不断为海上花园城市增光添彩。
“全市已有注册志愿者超30万人、志愿服务组织1.13万个,794个学雷锋站大门常开、活动常办。”舟山市委社会工作部相关负责人介绍,舟山每万人志愿者活跃率常态保持在15%左右,位居全省第一。
市委社会工作部还探索以“三融三化”打造“志愿方舟”服务体系,延伸服务的内涵与外延,推动文化服务、医疗卫生、法律服务等志愿服务送船头、入渔户、进村社,去年开展活动710场次,覆盖悬水小岛32个,进一步织密“15分钟服务圈”。优化的“海岛共富·礼遇通”应用场景入选了全省创新举措典型案例。“救”在海上——“航行的支部”远洋船员生命护航志愿服务项目荣获金奖。在2024年度浙江省志愿服务项目大赛暨品牌展示交流活动上,舟山5个参赛项目全部获奖,创历史最好成绩。
“我们将通过机制、要素、活动融合,强化‘志愿方舟’服务体系建设,协同推进社工志愿事业发展。”市委社会工作部相关负责人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