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单减少作业成本10万元,缩短船东等待时间50%
我市完成首单油船靠泊码头清舱作业
陈逸麟 字数:
《 舟山日报 》( 2025年05月13日 第 01 版 )
受访单位供图
□记者 陈逸麟
本报讯 5月10日,舟山市鑫亚船舶修造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鑫亚船厂)6号泊位上,“亚得里亚海”轮油船顺利完成了为期3天的清舱作业(见图)。记者从市应急管理局了解到,这是我市完成的首单油船靠泊船厂码头清舱作业订单。
“以这种模式作业,我们每单能节省10万元成本!”鑫亚船厂安全环境监督部经理乐科思兴奋地说,去年,该企业共承接了30多单油船清舱业务,实行这种作业模式后,预计今年将为企业节省300多万元成本。
据介绍,油船在运输过程中,货舱内会积累大量的油渣和沉淀物,这些物质碰到高温或火花,容易引发火灾或爆炸。清舱作业可以清除这些易燃物质,降低火灾和爆炸的风险,是油船修理前必要的准备工作之一。
此前,我市修船企业主要在各大锚地的专门锚位开展清舱业务,虽然安全系数得以提升,却十分不便。“在锚地做清舱业务需要安排船只接送物资、人员,成本高不说,更头疼的是船多锚位少,船东要排队。”乐科思介绍道。
记者从舟山海事局了解到,目前舟山港域有5个大型船舶清舱优先锚位。也已推出了24小时锚位预约、清舱锚位“排队候补”机制等措施,但锚位还是供不应求。“以前外轮要到舟山清舱,排队五六天是常有的事。”我市一家船代公司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
如何破解这一瓶颈,进一步优化船东体验?今年3月5日,市安委办经过前期排摸研判,发布了《首批油船靠泊船厂码头清舱作业“白名单”》,首个试点就定在鑫亚船厂。
“审慎试点开放油船靠泊船厂码头清舱作业模式,这项举措我们谋划已久。目前来看清舱作业时间缩短了近一半,成本也大幅下降。”市应急管理局相关负责人说道。
成本降低、效率提升的同时,监管服务也更加完善。据介绍,油船靠泊船厂码头清舱作业期间,市区两级应急管理部门分别组建了安全生产服务涉外机构进驻船厂,对作业全程进行把控,并首次采用了人脸识别系统,人证匹配才能上船作业,后台也会实时在线监管,提升安全水平。
据介绍,首单作业完成后,我市将总结经验,制定油船靠泊船厂码头清舱作业规范,并陆续在各大船厂推广,为来舟的国际船东降本增效,助力舟山实现“服务最优、成本最低、效率最高”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