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样品”早日成“产品”

余墨 字数:

《 舟山日报 》( 2025年05月12日 第 01 版 )

  □余墨

  浙海大成功研发出全国产化船舱气体检测系统,急需找船厂测试、定型,从而实现从实验室到市场化的蜕变。舟山日报请我市相关职能部门以及船企共谋对策,已约定最近进行实地演示(本报11日报道)。加快促成产学研合作,让“样品”早日成“产品”,各方都该加把劲。

  无线气体检测设备是船企的重要装备,但由于市面上进口产品一统天下,价格相当昂贵,让一大批中小船企难以企及,这也容易带来安全隐患。浙海大成功突破卡脖子难题,现在到了临门一脚的时候,整个船舶修造行业都应感到振奋。新产品一旦诞生,有望打破技术垄断,产生可观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实验室已经告捷,试验场尚未落实,一定程度上暴露了产学研配合还不够默契。任何一项新技术、新产品的诞生都有“十月怀胎”的艰辛过程,各方齐心协力密切配合才能顺利促成“一朝分娩”。而且,科技研发时不我待,早出成果就能早获利,慢一拍则可能意味着专利旁落、劳而无功,这就更需要有争抢意识。

  没有风险共担,哪来成果共享?诸多船企既然对价廉物美的全国产化船舱气体检测系统翘首以盼,就应当积极参与、主动配合科技研发。大家都变“等”为“抢”,“样品”才能早日成为“产品”。一以贯之,更多的新发明、新技术、新产品就会层出不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