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干夜市:时光里的烟火长卷

蒲斌军 字数:

《 舟山日报 》( 2025年05月08日 第 05 版 )

  □蒲斌军 文/摄 

  小干岛的夜市啊,是藏在我记忆深处的一帧老照片。海风里裹着葱油饼的焦香,铁板上的油花“嗞啦”溅在围裙上,还有南腔北调的吆喝声在暮色里打转——这些零碎的光影,总在不经意间漫上心头,带着咸涩的潮气,也带着暖融融的烟火气。

  二十多年前第一次登岛时,临港产业方兴未艾,岛上的修造船厂正冒着火热的劲头。欧华、万邦永跃的塔吊像巨人的手臂,在海天之间来回舞动;隆兴船厂的电锯声伴着海浪声,成了小岛的背景音。天南海北的工人扛着铺盖卷儿涌来,沿海路边的滩涂上,便星星点点冒出了摊位。卖菜的阿婆把青萝卜码得像小山,叶片上的露水还在往下滴,在夕阳里闪得像碎钻;卖劳保服的山东大哥嗓音洪亮:“哎——干活穿的粗布衫,耐脏耐磨十块钱一件嘞!”最勾人的还是吃食摊子,炉子里的火舌舔着锅底,油条在油锅里翻个身,就穿上了金黄的衣裳,蒸笼掀开的瞬间,白汽“轰”地扑向夜空,混着海风湿润的气息,把人的馋虫都勾了出来。

  我经常揣着相机在海边晃荡。2016年某个夏末的傍晚,灯柱刚亮起昏黄的光,路边的矮桌上就坐满了戴安全帽的工人。有个大叔把搪瓷缸往桌上一顿,要了俩葱饼一碗紫菜汤,饼皮咬开时“咔嚓”响,葱花混着猪油香直往鼻子里钻。他吃得急,就着汤呼噜呼噜往下咽,饼渣掉在工作服上,末了抹把嘴跟卖饼的大姐唠嗑:“今儿船上的活计顺溜,月底能多拿俩钱,给老家闺女买双新鞋。”大姐笑着往他碗里多添了勺汤,蒸汽模糊了她的脸,却遮不住眼里的暖意。这样的场景,像极了老电影里的慢镜头,简陋却鲜活,让每个漂泊的人都能在这里找到家的影子。

  2020年初再去时,路边的摊位全罩着褪色的塑料布,边角被海风掀起,露出底下蒙尘的菜筐。地上的落叶被风卷着跑,空荡荡的马路上,船厂的铁门紧闭,塔吊孤零零地伫立。那阵子总觉得心里缺了点啥,大概是少了铁板上的“嗞啦”声,少了此起彼伏的“来份炒面”的吆喝声,连海风都显得冷清清的。

  好在热闹是压不住的。2023年冬天,地摊经济的春风一吹,夜市又活过来了。那晚我骑着电动车路过长宏国际船厂,远远就看见灯火通明。晚上七八点钟的光景,下了夜班的工人三三俩俩往摊位涌。有个小伙子仿佛刚从船舱里钻出来,安全帽还歪在头上,直奔卖烤冷面的摊子:“大姐,多加俩蛋,今儿累狠了!”摊主是安徽来的,手底下麻溜地打鸡蛋、刷酱料,油锅“刺啦”一响,香味就跟着火星子蹦出来。她男人在旁边支桌子,嘴里念叨着:“咱这摊啊,就指着弟兄们捧场,等攒够了钱,回县城开个门面房。”说话间,隔壁卖羊杂汤的大爷端来一碗汤,让他们暖暖身子,雾气腾腾的夜市里,又响起了南腔北调的寒暄。

  小干夜市火热出圈。可麻烦也来了。马路被摊位挤得只剩窄窄一条,下雨天雨水和油污混一起,游客踩一脚,就得皱着眉头找地方擦鞋。有回听见俩上海来的姑娘嘀咕:“东西是好吃,就是太乱了。”这话虽听着刺耳,却也透着道理。

  2023年底,挖掘机开进了海边的空地,叮叮当当的施工声响了几个月。等再去时,眼前竟像换了个天地:入门口醒目的“小干流动摊位集中点”招牌,地上铺了水泥地,再也不怕下雨天踩一脚泥了。每个摊位前都接了自来水,污水顺着管道往沉淀池里流,角落还安了摄像头,摊主们说:“现在不怕东西丢,也不怕刮风下雨,政府真是给咱搭了个结实的家。”卖烤鸭的小妹见了我直招手,她的摊位就在路口,烤炉飘出的香味勾得人挪不动步:“大叔您看,现在咱这夜市,亮堂吧?游客都说像赶海味市集呢!”

  去年年底再去,流动摊位集中点变成了“小干岛夜市”,提档升级模样大变:北边盖了带顶棚的就餐区,不锈钢桌椅擦得锃亮,西边新修了公共厕所和停车场,垃圾桶也是分门别类的。最妙的是摊位的帐篷换成了红蓝白相间的条纹,跟天上太阳、天空的云朵、海里的浪花一个颜色,傍晚灯一亮,远远看去,就像一串缀在海边的灯笼。现在的夜市,白天是安静的,一到黄昏就活跃起来:工人下了班直奔熟悉的摊位,游客举着手机拍烤鱿鱼的烟火,市民们也来凑个热闹,孩子们买串糖葫芦边走边聊。

  每次路过小干岛,我都忍不住拐进去逛逛。看安徽大叔调辣油时那讲究的架势,看山东大姐蒸包子时笼屉往上一掀的白汽,看卖冰粉的小姑娘往碗里撒花生碎的认真劲儿——这些平凡的人啊,把日子揉进了食物里,把乡愁拌进了调料中,在这方小小的摊位上,织就了属于自己的生活图景。而政府的规划,就像一双温暖的手,把这些零散的烟火小心收拢,让它们既能尽情绽放,又不至于迷失方向。

  想起舟山的其他夜市,沈家门的夜排档飘着海鲜的鲜香,定海的古城夜市回荡着评弹的调子,每个夜市都有自己的脾气,却都揣着同样的烟火心肠。城市的发展像奔涌的潮水,可总有些东西需要留住:是摊主们忙碌的背影,是顾客们满足的叹息,是陌生人之间一句随意的寒暄……这些看似琐碎的人间烟火,其实是城市最柔软的肌理,是让游子牵挂、让过客留恋的温暖所在。

  离开小干岛时,夜色正浓。回头望去,夜市的灯火在海边连成一片,像撒在黑丝绒上的碎钻。海风依旧带着咸涩,却混着食物的香气,混着人们的笑声,变得格外温柔。这人间烟火啊,从来都不是高高在上的璀璨,而是扎根在泥土里的温热,是每个平凡人用双手捧出的生活之光。愿这样的烟火,永远在海岛的夜晚轻轻摇曳,照亮每一个赶路的人,也照亮这座城市温暖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