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放大
- 缩小
- 默认
四十多年前开船去岱山卖黄金瓜
林华 字数:
《 舟山日报 》( 2025年05月07日 第 04 版 )
□林华
一
我们村盛产黄金瓜,一般都装到岱山高亭售卖。
记得那是1979年的暑假。一次,村里由稻桶船改装的小机动船装着黄金瓜出发,村民们建议改去长涂售卖,那次我跟着我爸爸也去了。
船到高亭港后,拐向东,沿着岱山东南渔船密集的岸线,经山外,穿过小蒲门,出大蒲门,再过竹屿港入长涂港。长涂港南北盛产大黄鱼、鲳鱼、鳓鱼等优质名贵鱼类,有着金银岛的美誉。
11岁的印象中长涂港南侧有两三座高大方型建筑,现在想想应该是水产品冷库之类。
船进长涂港,只见沿岸特别是北岸停泊着数不尽的渔船,鳞次栉比,桅如林船如豆,风展红旗响猎猎,渔业名镇果然名不虚传。
小船停到了渡轮码头边上。那年的长涂,没有街道,平房居多,鲜有楼房。码头往北约一百米长直路上有一家长涂税务所之类的单位,还有一家长涂饭店,碎石砌就的外墙,缝隙间填充着随石缝蛇行曲折的水泥棱线,上盖着似乎是比较宽大的洋棱瓦。
当时大多还是木质机动渔船,抲鱼船都沿绵长的碎石筑就的海塘依次头朝内尾朝外停泊在退潮的海涂上。在“笃笃”“当当”的修造船凿声夹着桐油石灰的气味和鱼腥味及粗犷的渔民说话叫喊声中,我跟着我爸他们,两人一组,一人挑瓜一人执秤,或俩人一起抬瓜,深入村巷或沿着海塘叫卖,两毛钱左右一公斤黄金瓜。渔业地区的消费能力比我们村这样纯农盐村落强太多了,临近中午,小瓜售罄。
二
村民们聚到长涂饭店吃饭。乡亲们每人叫一份五分钱一大碗大众汤,看上去味道就勾人食欲,大体量大容积的白瓷巨碗,青菜碧绿,豆腐雪嫩,艳红的番茄切块在其间尽情散发着它热情奔放好客豪爽的气息,怡红快绿,汤清玉洁。关键是还有几丝肥瘦相间的猪肉丝沉浮其间。汤面表层,油花点点,似莲铺水,仿佛是美味凝聚的涟漪,抑或是香气尚未绚烂的花蕾。荤素果兼有,色香味俱全!在那个物资困乏的年代,已经是人间珍馐美馔般存在了。双颊津液暗发潜渗,口水充盈泛滥。说实在话,虚十一岁,我还没上过饭店,连本乡秀山岛中心北浦公社里综合商店小吃部一毛五分一碗的“阳春面”(就是光面)也还没品尝过,何况这盆青菜肉丝番茄汤?不,应该是翡翠白玉红珊瑚虫草汤吧,平日在家里也几乎没有此种操作。似乎,那个时代农家用餐,菜羹、咸齑、咸带鱼、红烧土豆等这些才是饭桌上的主角。
因为我在,虽然囊中羞涩,但我爸也有点小兴奋地豁出去了,不计后果地奢侈了一把。一咬牙,大众汤一份外,两大碗蒸米饭自不用说,另外再加点了份三毛钱的白切猪肉,一大盘。肥瘦相间五花肉,香气扑鼻,油亮白净,那肥瘦相间的比例是那么的恰到好处黄金分割,那红白间层的线条又是那么的优雅柔美极富诗意。蘸着那精致小碟中的酱油,入口吮啜住,让舌头双唇先感觉享受一番,牙齿们也迫不及待一拥而上参与其间,韧中含绵,肥化油瘦分缕,咀嚼搅拌掺和,味蕾齐齐绽放,齿尖忙忙碾磨,久久不舍得下咽,直到米肉难分彼此,你中有我我中兼尔,再顺几调羹大众名汤,饕餮盛宴,无上享受啊!
回家途中,舟行港内,频频回首,依依不舍。长涂饭店,渐行渐远,直到湮没在波涛浪尖船帆鸥影间。
三
1981年暑假,我13岁。我嫁到岱山桥头的大阿姨带着6岁的表弟回来,我哥哥和他同学友国当时撑小船以拖虾为业,与姨拉家常时一起提议去岱山卖黄金瓜。
第二天下半夜,我和友国、哥哥、我大姨、表弟披星戴月来到小偷牛码头边,下海涂蹚着海水上船时,海水随着人的走动搅扰就会泛耀起晶莹细微的万千荧光,星星点点,色彩绚烂,如梦如幻,稍纵即逝,让我们甚为新奇。当时,报刊杂志还没嵊泗花鸟岛“荧光海”、福建平潭“蓝眼睛”之类的渲染报道,但那时我已经知道了这是海水中富含某种会发光微生物的原因。
从舟山马岙北部的北海村海塘沿,装满黄金瓜,东边秀山岛的天边已渐渐破晓,天空朦朦胧胧的暗、蓝、灰相间。夏日的海风吹拂格外温和清新。不知不觉中,青山灌门那边的海波上升腾起的一片鱼肚白,又渐渐地渲染上一片橙黄色,再又添换成橘红色,几缕层次分明的云带也镀上了朝霞艳丽的亮色,白云灰云俱镶嵌上绚烂的金边,火红的太阳终于从万顷波涛中破水喷薄而出,给清凉寂静的沧海群岛一下带来了一种神圣的光亮和希望。
这种名叫“划舢渡”的小帆船长五六米,宽约两米,兜着满帆轻风和灿烂,顺着涨潮的北上海流稳稳当当穿梭在大猫洋上。由于满载,船舷只高出轻荡的海水二三十厘米,我把腿搁在舷外,让清潮轻轻把我脚丫抚吻。记得那天海水比平时相对清澈,微波不兴,远眺环视,海面如同一大片远及天边的硕大丝绸般轻轻抖颤,映衬着蓝天白云,炫亮泛光。
我和表弟兴奋地朝偶尔过往的渔船小舟振臂呐喊,为翱翔盘旋的海鸥飞燕仰礼瞩目,为成群结队拱背跃进的海豚惊呼赞叹,也为粉色飘逸的水母而动情尖叫,更纵情享受着机动船舶过往而掀起的“三浪头”给予小船上下的颠簸摇荡带来跌宕起伏的快乐惬意。惯在海上跟哥哥驾舟拖虾抲鱼的我居然有跳进海里乘风击水浪遏飞舟的冲动!
轻舟一叶,海山诗画!
先到大峧山,我们俩小孩看船,他们大人上岸叫卖,到现在我也终于没能踏上大峧山的陆地。下午至对面的官山岛,泊舟搁停其北冲头山咀汰横头边海涂上,又是我俩守船。到了日落时分,晚霞满天时,终于船摇至高亭闸口海岸,在各种运输船的缝隙中穿行叫卖,有几次船工们急不可待地从高高的甲板上跳帮下来,踩到我船边舷上,小舟急剧侧倾呈近四十五度斜立,海水几乎就要奔涌而入,惊心动魄,命悬一线般。
恰逢星期六高亭夜市开放,从安澜路口,到烟糖公司再到第一百货,人民路口弧曲形的六七层高的岱山饭店再到清泰路口,华灯初上,商肆栉比,车水马龙,人声鼎沸,高楼大厦参差起伏,在当时我的眼中堪与上海外滩媲美繁华。
没多久,黄金瓜一只不剩,收益理想,逛夜市蹭热闹后,我们在一家面摊上享受了青菜肉丝面做晚餐,夜宿小舟甲板墩,篷布当被浪摇情,星星伴月梦入舟,再回首,恍若昨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