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放大
- 缩小
- 默认
渔民安全向来是科技创新的聚焦点
一叶扁舟 字数:
《 舟山日报 》( 2025年04月25日 第 03 版 )
海客谈 一叶扁舟
“有目标从正面驶来,预计2分钟后会有风险。”驾驶台在发出语音提醒船长的同时,自动开启减速操控,直至两船安全交会而过,风险警报解除,船只继续沿着设定航线平稳行驶。这是4月16日“浙普渔运68877”船进行辅助驾驶试航的一个场景。省海洋经济发展厅等单位组织的10余位专家和渔民代表共同参与了1个多小时的多项测评,“无人船”技术有望在进一步改进完善、扩大试点后推广应用(据《舟山日报》4月17日报道)。
作为舟山人,对渔船智能辅助驾驶系统的期盼远甚于无人驾驶汽车。这是因为,多年的耳闻目睹已生成对渔民兄弟的深切共情,事关渔业生产安全的“急难愁盼”亟待新质生产力来化解。渔船需要夜以继日在海上作业,渔船老大显然比汽车司机更容易疲劳驾驶,海况也远比路况更复杂,尤其是夜间和雾天辨识度更低,稍有不慎就容易发生险情。岱山渔船老大沈华忠曾在两年半时间里两次舍弃自家蟹笼抢救翻船落水船员,足以印证大海暗藏的风险。
事实上,渔业生产安全一直牵动着科技创新。曾几何时,“三寸板内是娘房、三寸板外见阎王”是渔民的宿命。在政府的重视和关心下,渔业科技高速发展,风力预报准了,渔船性能好了,导航通信设备、防碰报警装置也不断完善,渔民生命财产安全得到了日益周全的呵护。去年6月,省智能船舶研究院根据上级要求,开始研发“无人船”技术,并选择“浙普渔运68877”船开展智能辅助驾驶改造试点。党和政府对渔业生产安全的关切令人倍感温暖。
参与测评体验的渔民代表表示,与传统渔船报警装置相比,这套智能辅助驾驶系统操作方便、灵敏度高,尤其是遇到恶劣天气或海上能见度较低的特殊情况时,辅助驾驶功能可有效弥补值班船员瞭望的不足,从而降低船舶安全风险。在不远的将来,舟山渔民一定会率先用上这套时尚“神器”,在人工智能的辅助下更加安全地驰骋渔场。
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渔业生产安全事关渔民安危、渔区稳定,始终是平安舟山建设的重中之重。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渔船安全性能的提升永无止境,在智能技术突飞猛进的当下更应先行先试加快应用。
可以相信,党委政府始终念兹在兹,科研攻关持续创新突破,舟山渔民定将在装备升级中不断增进获得感安全感幸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