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自贸试验区设立8周年,舟山片区成果丰硕

站在新起点,续写新时代自贸改革新篇章

刘浩 字数:

《 舟山日报 》( 2025年04月25日 第 01 版 )

  □记者 刘浩

  本报讯  3艘1.85万载重吨LNG单一动力江海直达船开建、首家LNG(液化天然气)保税仓库顺利完成设立、金塘港区集装箱吞吐量创单季度历史新高、携手浙江海事局共同推进全球保税船燃加注中心建设……今年以来,面对挑战日益增多的外部环境,浙江自贸试验区舟山片区保持战略定力、坚定发展信心,深入实施自贸试验区提升战略,加快建设大宗商品资源配置枢纽,续写着新时代自贸改革新篇章。

  浙江自贸试验区设立已8周年。自2017年4月挂牌设立以来,舟山片区始终以“为国家试制度、为开放搭平台、为地方谋发展”为己任,稳步推进“一中心三基地一示范区”建设,聚焦以油气全产业链为核心的大宗商品贸易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改革,助推了舟山地方经济快速增长。

  8年来,舟山片区聚焦特色、大胆改革、深化创新,走出了一条“无中生油”“聚气发展”的特色化、差异化改革之路,探索形成了一大批标志性成果,并获评“浙江省十佳开放平台”。同时,稳妥有序扩大制度型开放,制度创新成果的首创率和复制推广率走在了全国前列,累计探索形成330项制度创新成果,其中146项为全国首创,32项在全国复制推广。

  去年11月,全国首个大宗商品资源配置枢纽落地浙江,舟山片区成为重点区域。近日印发的《关于实施自由贸易试验区提升战略的意见》也已明确,经过5年左右的首创性、集成式探索,实现自由贸易试验区制度型开放水平、系统性改革成效、开放型经济质量全面提升,以贸易、投资、资金流动、交通运输、人员往来自由便利和数据安全有序流动为重点的政策体系更加完善,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现代产业集群能级跃升,新质生产力加快发展,打造开放层次更高、营商环境更优、辐射作用更强的改革开放新高地。

  站在新起点,舟山重任在肩,唯有实干!目前我市已出台了《舟山行动方案》,梳理形成七张清单共343项任务,今年部署了199项年度任务,明确了牵头单位、责任单位、建设目标,并制定了《舟山市建设大宗商品资源配置枢纽一体推进工作机制》,高效推进国家战略落地。

  今年以来,大宗商品资源配置枢纽建设已取得积极成效。据有关人士介绍,目前正积极推动生物燃料油混兑出口,加快推动政策落地;积极申建全国首个以大宗商品为特色的综保区,以此为重要平台和载体,以更大力度、更惠政策、更优服务,吸引大宗企业、集群大宗产业;持续优化大宗商品通关模式,探索综保区仓储货物“最多检一次”,提升货物流转效率;聚焦石化、铁矿、油气、粮食等领域,梳理了一批大宗商品储运、加工的重点项目,积极争取“两重”“两新”和“千项万亿”等政策支持;推进分层设立土地使用权,支持企业探索利用地下空间等。在海事方面,通过建设航运服务集聚区、海事服务产业园,创新“园区+锚地”一体化运营模式等举措,全面提升企业对“可作业、快服务、低成本”的获得感。

  浙江自贸区舟山管委会机关相关负责人表示,当前各地各部门正在省市坚强领导下,聚焦“三基地两中心”,切实将油气领域的各项改革经验和制度创新成果拓展延伸至铁矿石、有色金属、粮食等其他大宗商品领域,持续深入推进大宗商品系统性集成性改革创新,为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建设现代海洋城市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