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1~3月,全市远洋渔业卸货量达20.4万吨,远洋水产品进关量同比增长44%

我市远洋渔业实现首季“开门红”

陈斌娜 张炜昊 字数:

《 舟山日报 》( 2025年04月20日 第 01 版 )

  □记者 陈斌娜 通讯员 张炜昊 

  本报讯  随着西南大西洋捕捞季的开启和东南太平洋鱼汛的回热,今年一季度,我市远洋渔业开局良好,鱿鱼和金枪鱼捕捞产量提升明显。全市远洋水产品进关量为19.8万吨,同比增长44%。其中,鱿鱼进关量15.3万吨,同比增长62%。

  昨天一早,舟山国家远洋渔业基地惠群码头再现繁忙卸货的场景。2艘满载远洋水产品的冷冻运输船,靠泊在码头,正忙着卸去一身“重担”。码头上,多台大型起重机挥舞机械臂,把冻鱼从船舱内缓缓“拎”上岸,通过叉车运送至货车,随即驶向附近的冷库。

  “我们正在卸货的这艘冷冻船载有鱿鱼9866吨,都是从东南太平洋上的85艘舟山渔船转运来的。”舟山宁泰远洋渔业有限公司运输事业部业务经理翁钱军说,从今年一季度的渔船返航卸货情况来看,鱿鱼产量同比去年有所增加,可能与东南太平洋水温、气候回暖有关。   

  目前,该船的4个舱口基本上每天都处于全开状态,一天最多可卸货2000吨左右,预计一周可以全部卸完。该公司还有几艘运输船在排队等待。

  惠群码头是国内最大的远洋鱿鱼进境口岸。从年初开始,该码头的泊位几乎未出现空档期。一季度,有30艘远洋冷冻运输船在该码头卸鱼货,目前已完成卸货17万吨左右。其中鱿鱼14万吨,占70%左右,捕捞区域主要在东南太平洋、赤道附近,以及阿根廷渔场。

  “从目前的卸货量来看,一季度远洋渔场的水产品捕捞量相较去年有所提升。鱼货主要以鱿鱼和金枪鱼为主,其次是秋刀鱼等其他品种。”惠群公司码头管理事业部部长娄宏告诉记者,现在到港卸鱿鱼的以运输船为主,预计五六月份起会有大批量的鱿钓捕捞船陆续返航。

  市海洋经济发展局远洋渔业处处长张鸿宾告诉记者,“拉升”鱿鱼产量主要依靠东南太平洋鱿鱼资源的回暖。到目前为止,在该渔场“线内”作业的鱿钓船单船最高产量有一千四五百吨,“线外”的单船平均产量300吨左右,涨幅明显。“另外,随着我市多艘现代化大型金枪鱼围网船相继投产,3月后的金枪鱼产量也比较可观。”张鸿宾说。

  据介绍,今年我市依托与基里巴斯等国家的“投资换渔权”项目,加快推动现代化渔船建造。前3月,全市有4艘新建的大型金枪鱼围网船相继投产,不仅提升了全市高端作业渔船比例,更“拉涨”了当月金枪鱼产量,预计每年可为我市新增金枪鱼原料约4万吨。

  舟山是全国最大的远洋渔业捕捞生产基地,也是远洋自捕鱼最大的进关口岸。近年来,我市大力支持远洋渔业企业自捕鱼回运,并做优码头供给保障,吸引了大量全国远洋自捕水产品到舟山卸货。

  据统计,去年,我市远洋水产品进关卸货总量达74.6万吨,居全国第一,其中鱿鱼进关量占全国的70%,金枪鱼和秋刀鱼进关量分别占全国的40%和50%。今年一季度,全市远洋渔业码头卸货量达20.4万吨,其中鱿鱼14余万吨,金枪鱼6.4万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