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宗商品资源配置枢纽建设关键靠人才

李海州 字数:

《 舟山日报 》( 2025年04月06日 第 02 版 )

  海客谈 李海州

  近日,我市大宗商品人才百校巡回招引行动启动,并在浙江海洋大学举行了首场大宗商品人才专场招聘引才活动。招聘会上集结了190余家大宗商品领域的知名企业,向全球发布4200余个大宗人才需求岗位。

  在全球经济格局深刻调整、产业链供应链加速重构的背景下,大宗商品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其资源配置能力直接关系到国家的经济安全和发展战略。作为中国(浙江)自由贸易试验区的重要区块,舟山正肩负着建设大宗商品资源配置枢纽的重任。而要实现这一目标,关键靠什么?答案显而易见:人才。

  舟山作为海洋经济和大宗商品产业的代表性城市,具有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其地处长江经济带与海上丝绸之路的交汇点,拥有深水良港和丰富的海洋资源,是大宗商品储运、加工和贸易交易的理想之地。近年来,舟山加快引聚一批储运加工、贸易交易、海事服务等领域的头部企业,形成了较为完整的大宗商品产业链。然而,随着产业的快速发展,人才短缺问题日益凸显。无论是储运加工、贸易交易,还是海事服务,都需要具备国际视野、创新思维和跨领域能力的复合型人才。

  然而,尽管舟山在人才招引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但仍面临一些问题,比如城市知名度与吸引力不足。相较于一线城市,舟山相对偏远,交通不够便利,在信息获取、生活配套设施等方面存在差距,难以吸引高层次人才;舟山的薪酬待遇和人才激励机制尚不完善,薪资水平与发达地区相比缺乏竞争力,人才奖励和科研经费投入不足,难以吸引和留住优秀人才;人才引进结构不合理,当前舟山的人才引进主要集中在一般性人才,高层次、国际化人才相对匮乏。

  为有效解决人才招引面临的问题,助力舟山大宗商品资源配置枢纽建设,首先要提高城市品牌影响力,提升城市知名度,可以通过举办国际性的大宗商品论坛、展会等活动,吸引全球人才。其次,要完善生活配套与公共服务,加大对医疗、教育、文化等公共服务的投入,提升城市的宜居性,满足高层次人才的生活需求。再者,要优化人才发展环境,通过政策和制度创新,简化人才落户手续,提供就业创业支持,为人才提供更好的发展平台。然后,要完善薪酬待遇和人才激励机制,设立人才专项基金,对于高端人才和紧缺人才给予特殊的薪酬补贴和奖励。最后,要加强与高校、科研机构的合作,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可以通过共建实验室、联合研发项目等方式,为产业转型升级提供持续的人才和技术支持。

  总之,人才是推动大宗商品资源配置枢纽建设的核心动力。只有汇聚全球精英,舟山才能真正成为具有区域竞争力和国际影响力的大宗商品资源配置枢纽,为国家经济安全和发展战略提供有力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