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质量建设现代海洋城市的实践路径

余蔡彤 字数:

《 舟山日报 》( 2025年03月29日 第 02 版 )

  □余蔡彤

  2025年是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起势之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也是舟山建设大宗商品资源配置枢纽的开局之年。在这一关键历史节点上,作为现代海洋城市的典型代表,舟山以实干精神为引领,紧扣国家战略与地方发展实际,统筹推进各项重点工作,生动体现了海洋经济的高质量增长,更彰显了海洋强国战略的地方实践。

  深化高质量项目推进,赋能经济稳中向好新格局。高质量发展不仅是经济转型升级的内在要求,更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核心路径。而高质量项目作为推动经济稳中向好的关键引擎,其背后体现的是新发展理念的深刻实践,通过技术创新、产业升级和资源优化配置,能够有效破解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矛盾,推动经济结构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高质量项目的推进离不开创新驱动的全链条赋能,创新不仅包括技术创新,更涵盖制度创新、管理创新和模式创新,是一个系统性、多维度的综合体系,因此高质量项目从概念到实践、从规划到落地的每一环节都需要以创新为第一驱动力。舟山只要牢牢抓住高质量项目推进这个“牛鼻子”,紧扣国家战略,坚持项目为王,聚焦能源、环保、教育、医疗、养老等领域,精准施策、持续发力,以更大力度、更实举措谋划实施一批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重大项目,就一定能在复杂多变的经济形势中,稳住经济基本盘,推动经济行稳致远。

  夯实精细化社会治理,构筑社会和谐稳固新生态。社会治理是国家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石,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和社会的长治久安。精细化治理的关键在于“精”和“细”,要注重细节、精准施策,将治理目标细化到每个环节、每个领域:既要迭代完善基层治理体系,发展壮大群防群治力量,为基层减负赋能;又要持续推进营商环境、行政执法、国资国企等重点领域改革。同时要坚持底线思维,统筹发展与安全,加强安全生产、绿色生产、社会治安、矛盾纠纷化解等重点领域风险防控,实现经济发展质量、规模、速度、效益、安全的统一。安全是发展的前提,没有高水平的安全,高质量发展就难以持续,只有将安全融入发展之中,在发展中体现安全要求,才能实现二者的动态平衡和良性互动。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是一项系统性工程,相信通过精准施策、多元参与、协同共治,必将能够稳步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构建起更加和谐稳定、充满活力的社会生态。

  聚焦多维度民生改善,绘就人民幸福生活新图景。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的目标很宏伟,也很朴素,归根到底就是让老百姓过上更好的日子。”保障和改善民生不仅是经济发展的根本目的,也是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保障。保障和改善民生没有终点,只有不断连续的新起点,必须始终将人民福祉置于首位,倾力化解群众关切难题,持续提升民生保障水平,推动社会发展红利普惠共享。从综合交通建设的合理规划到社区乡村环境的优化改善,从公共卫生服务的精准覆盖到教育资源的均衡分配,从“没有围墙的创业园”的提质建设到“海洋文化长廊”的打造……舟山持续深化共同富裕海岛实践,持续缩小“三大差距”,究其根本是为了切实提升海岛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满意度,以实际行动将总书记的殷切期望转化为惠及百姓的生动实践。

  大道至简,实干为要,舟山在高质量项目推进、精细化社会治理和多维度民生改善等方面的工作部署,不仅是对新时代发展要求的积极回应,更是对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深入践行。让我们深入贯彻落实市两会精神,聚力推进高质量发展、高标准建设、高品质生活和高效能治理,增强实干为要的自觉性、坚定性,砥砺奋进,为高质量建设现代海洋城市而努力奋斗。

  作者单位:中共舟山市委党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