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级文化特派员助力“走花路”

文化交流元素融入赏花周活动

宓妤霖 吴建波 陆慧 张玮 字数:

《 舟山日报 》( 2025年03月26日 第 06 版 )

  □记  者 宓妤霖 吴建波 

  通讯员 陆慧 张玮 文/摄 

  本报讯  卖文创产品、上台表演节目、与游客一起赏花……上周末举行的“我在金塘‘走花路’——2025金塘赏花周”活动上(见图),一批来自浙江海洋大学的留学生格外引人注目,他们的出现为活动增添了更多青春气息与中外文化交流元素。

  策划和对接学生参与活动的是省级文化特派员、浙江海洋大学音乐教师于志新。去年5月,他被选派为驻定海区金塘镇山潭村文化特派员。得知金塘要举办赏花周活动,今年春节过后,于志新就开始忙着对接校内的民乐团、汉服社、十佳歌手等,这些事务时常占用他的周末和晚上时间。

  “有些留学生的节目在我们学校表演过,反响不错,因此我也邀请了他们来参与活动。”于志新说,活动开幕前一段时间他对这些节目进行了指导,帮助留学生更好地上台展示风采。

  对于参加活动的留学生们来说,这也是一次深入了解舟山风土人情和新农村建设成就的机会。活动当天,来自泰国、俄罗斯等国家的留学生身穿民族服装载歌载舞。他们的美食、手工艺品摊位前也是人潮涌动。

  作为一名扎根海岛的省级文化特派员,于志新的考核要求中有一条是驻村天数达到100天,据他估算,本月底就将满100天。“除了这次赏花周,更多时间花在‘海岛艺学堂’的开办和运行上。”于志新介绍,去年底“海岛艺学堂”开班,作为浙江省首批文化特派员重点项目,“海岛艺学堂”以“零门槛、零距离、零收费”的培训机制,通过开设丰富的艺术培训课程,满足金塘居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明需求。

  目前,“海岛艺学堂”已经开设声乐、舞蹈、竹笛等十余门文体艺术课程,聘请了市、区和高校等相关专业师资来金塘授课,初步建起了几支乡村文艺队伍。忙完了赏花周活动,于志新还计划在今年暑期继续举办“村晚”,向金塘居民展示“海岛艺学堂”成果,吸引更多人参加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