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雾季中正在形成管海治海的“舟山经验”
月湖 字数:
《 舟山日报 》( 2025年03月26日 第 04 版 )
海客谈丨月湖
连日来,普陀区海洋经济发展局根据省、市“春雷行动2025”统一部署安排,针对重点水域、港湾、岙口、滩涂及码头开展执法检查,有效应对春雾季及大风等恶劣天气带来的安全隐患,确保渔船生产安全,并严厉打击涉海涉渔违法违规行为,已累计立案查处40起相关案件,并取缔39艘“三无”船(筏)(据《今日普陀》3月17日报道)。普陀加强海上执法检查,是全市春雾季海上安全护航行动的重要一环。在今年的春雾季中,综合应对更加有力,海上安全更有保障,这无疑是人们喜闻乐见的。
前些天,海雾频繁来袭,省、市、县(区)三级渔政部门及我市海警、公安、海事、港航等多部门,会同上海海事局,开展了为期3天的浙沪春雾季海上安全联合护航行动,使浓雾下的海域“一切尽在掌控中”。跨行政区划的多部门联动如此快速高效,说明经过多年的努力,海上安全协作机制已日趋成熟。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大雾飘忽不定、聚散无常,应对稍有迟缓就会留下监管盲区。多地多部门能第一时间开启“雾战模式”且形成联合作战能力,没有完善的预案和反复的演练显然是难以做到的。实践证明,灾害性天气说来就来,唯有“时刻准备着”才会不打无准备之仗,以“快一拍”的积极应对,把灾害损失降到最低程度。
且看大雾笼罩之下,多部门分工协作有条不紊,“十八般武艺”各显神通,“人防+技防”深度融合,“海陆空立体巡查+重点区域排查”切实有效,确保了过往商船、作业渔船安然无恙,非法捕捞、违规作业无处遁形。浓雾下海上平安无忧,给作业渔民、来往商船增添了安全感,也提升了舟山港的美誉度。
应对海雾,满满的科技感更令人眼前一亮。无人机空中巡查,网位仪、船舶自动识别系统排摸海上情况,普陀还引入光量子雷达监测海雾,这一切使安全护航行动变得“耳聪目明”。多部门雾海护航,显然离不开得心应手的种种“神器”。提升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智能应用也该“快一拍”。
据统计,舟山沿海水域雾季大都在每年的3~6月,其中3~4月是海雾出现最多的月份,年平均雾日高达40天。在这样的自然环境下,船舶交通安全显得分外重要。日趋繁忙的舟山港一刻值万金,既要保安全又要保畅通,这也增加了海上治理的难度系数。海雾散了还会聚,应对春雾的“舟山经验”理当不断提炼、不断升级,这样才能确保海上安全,更好地护航大宗商品资源配置枢纽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