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烂尾小屋” 很扎眼

小小 字数:

《 舟山日报 》( 2025年03月21日 第 04 版 )

  点滴录|小小

  定海气象台路有一处废弃的核酸小屋,空荡荡的看着让人感到既无奈又可惜。这处小屋整体上还是挺不错的,只因闲置已久显得有些破败不堪,窗沿上挂着像冰凌似的玻璃残渣,告诉人们原先这是扇能够遮风挡雨的窗户。这样的路边小屋,为什么就“烂尾”了呢?

  拆除小屋应该是很容易的,但长久不拆就该合理利用,这是很浅显的道理。事实上,我市各地都有合理利用核酸小屋的做法,比如有的放些应急用品,“摇身一变”成了为过往路人服务的“便民小屋”;有的打造成“文化小屋”,方便歇脚的路人翻看报刊、杂志;有的则因地制宜改成“农具小屋”,方便附近农户归置农具……这些华丽转身的小屋,无不受到公众的广泛好评。这间小屋拆又不拆,用又不用,岂不是有碍观瞻。

  核酸小屋应该是有主的,不然早被有心人“占领”了。既然有主那就得有始有终地负责到底,而不能时过境迁,弃之不管。假如实在想不出派什么用场,能否借给困难群众开个小店?气象台路周边有不少居民小区,沿街店铺生意都挺不错的。有的熟食铺大小跟这个核酸小屋差不多,但前者充满烟火气,后者一副破败相,真是天壤之别。有道是,用进废退。原本精心打造的核酸小屋也经不起长久荒废,屋尽其用才是硬道理。

  在我市,“烂尾小屋”已很少见到了,所以这一处显得分外扎眼。经过多年的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我们的城市正在变得越来越整洁、越来越靓丽,那就应该对诸如此类的瑕疵抱“零容忍”的态度。城市的温度往往来自于细节,这儿“烂尾小屋”影响市容,那儿公共厕所水龙头不出水,虽然都是个别现象,但无形之中会折损人们的美好体验。

  本版署名文章不代表本报立场

  每个人都应有话筒,欢迎争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