岱山公安:

一体化数字培训训练中心让训练更加智慧

张志龙 字数:

《 舟山日报 》( 2025年03月13日 第 06 版 )

  派出所民警在衢山一体化数字培训训练中心开展训练

  □张志龙 文/摄

  “每位民辅警在规定的一天之内完成基础五项考核,考核开始。”在岱山县公安局衢山分局体能考核的现场,衢山分局教导员刘斌下达考核指令,除此之外没有任何考官。

  2024年以来,岱山县公安局联合地方共同研发建成“一体化数字培训训练中心”,该中心采用先进的物联网和AI人脸、人体动作识别技术,只需要在六个训练区内的识别终端上进行AI人脸打卡,系统就会自动识别民辅警信息,随时可以开始考试。“一体化数字培训训练中心”的“中枢系统”里装有智能训练芯片,可以通过AI人体动作识别,判断人员动作标准度、次数、时长,达到自动化、精细化的训练管理,同时所有数据都会汇总到数字战训可视化系统,并通过数据分析,科学、精准、个性化制定每个民辅警下步训练提升计划。

  一体化数字培训训练中心分为六大训练区,即模拟街区训练区、街面执法体技能智能训练区、法言法语智能训练区、街面射击智能训练区、基础体技能训练区和室外体能训练区。训练形式有个训、集训、考核等,根据上级公安机关要求,在系统里设定考核项目、考核标准、每周训练次数,民辅警根据自身实际,利用碎片时间,自行进行训练和考核,系统自动记录,客观公正,全面提高民辅警街面执法能力水平。

  “以前制定训练计划都是人工分析,手敲笔记,比较费时费力。现在可以根据系统记录的人员数据,一键生成训练计划,一键通知民辅警查看。”刘斌深有体会,“系统对体能档案全方位分析,训练考核全过程采集,课目成绩全要素呈现,从而形成民辅警体技能训练闭环管理。”

  该中心通过建立参训人员电子建档,人脸快捷登录,日常战训工作无须考官检查监督,通过系统智能监管——“变开会落实为平台落实;变检查落实为数据落实”。把“传统训练”升级为“数字训练”“标准训练”“模拟训练”,最终转化为“智慧训练”。

  同时,这套系统还自带训练“秘籍”,收录各体技能项目的讲解辅导和动作示范。每次考核生成训练的“个人处方”,“量身定制”训练计划,让民辅警知道练什么、怎么练,切实增强民辅警实战能力。

  在日常的执勤执法中,新警单单靠老民警传帮带,容易出现周期长、见效慢等弊端。“在我们法言法语智能训练区,我通过对辖区热点事件、警情处置规范进行模拟处置,系统针对不同警情的规范话术,标准工作,系统对我的语音、动作、站位进行AI识别,智能进行评判打分,且不受空间、时间的限制进行训练,不到一个月,我就通过了日常警情的法言法语规范处置考核。”岱山县公安局衢山分局新警刘哲帆说。

  “工训矛盾突出”一直是公安基层民辅警体技能训练面临的突出问题。岱山县公安局衢山分局将训练管理工作纳入到智慧平台之后,主管负责人只要录入人员基本信息,海量数据处理都可以交由智能化系统完成,使训练和管理工作变得简单、便捷、高效。

  “我们民警在单位的街面射击智能训练区,不仅随时可以使用公安部合规的训练彩弹枪进行训练,可以在模式街面真实、复杂场景进行精准射击、移动射击、格斗射击等不同场景的应用射击训练,还能智能跟踪分析民警在训练中存在的问题,以便在今后的训练中加以改正,真正做到了方便快捷、安全可靠。”岱山县公安局衢山分局局长夏陆军说。

  “一体化数字培训训练中心”利用智慧化成果和大数据优势,通过智能识别、视觉呈现等新技术,实现民辅警全员参训、全程感知、全要素采集、全维度管理,实现训考一体化、组训智能化、考核无人化,推动体技能训练变得更加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