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海岛特色的绿色殡葬服务

小小 字数:

《 舟山日报 》( 2025年03月11日 第 05 版 )

  海客谈 小小

  普陀区将“逝有所安”服务质量提升工程纳入2024年十大民生实事项目之一,计划更新殡仪服务专用船舶,满足群众舒适性、安全性需求,目前已有一大一小两艘殡仪服务专船完成更新(据《今日普陀》2月25日报道)。时代在进步,需求在升级,殡仪服务也应转型升级,这样才能更好地倡导绿色殡葬。

  普陀是浙江省唯一采用专用船舶接送遗体的区域,每年需接送遗体(骨灰)约480船次,运送逝者亲属等送丧人员约1.5万人次,这项特殊的公共服务备受关注。最近几年,小岛群众对殡仪船舶“老破小”现象颇有非议,要求更新的呼声很高。这些船舶大多是被淘汰的辅助船和交通船,设施简陋、空间狭小、船速缓慢,船龄均已接近服役年限,与不断焕新的岛际客轮反差强烈。特别是,在每年受潮汐、风流、台风和冷空气影响的季节,8级风以上的天气占60%以上,船舶老旧更使偏远海岛的遗体接送工作困难重重。更新后的殡仪服务专船不仅抗风等级达到9级,船体结构上有了显著提升,还在内部设施上进行了全面优化,以安全舒适的乘坐体验赢得了群众满意。

  这也说明,因陋就简的殡仪服务已不合时宜。殡仪服务一方面要倡导移风易俗、反对铺张浪费,另一方面也要追求精益求精、避免粗陋低端。在生活品质普遍提升、公共设施日臻完善的当下,殡仪服务不能因循守旧“刻舟求剑”,而应通过转型升级更好地满足人们对舒适性和仪式感的需求,这也是对逝者的必要尊重。普陀改变将淘汰船舶用于殡仪服务的传统做法,补齐短板有利于推动殡葬事业绿色化、高水平发展。

  殡葬改革已实施多年,人们的思想观念也在与时俱进,文明殡葬、绿色殡葬理念日渐深入人心,表现在身体力行节地葬、生态葬的先行者越来越多。在这种情况下,殡葬公共服务就应顺势而为,通过改革创新不断优化供给侧,以更好更多的人性化服务满足全社会的多样化需求。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样子,优化服务有利于潜移默化地引导风俗习惯,从而整体推进绿色殡葬提质扩面。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舟山岛屿众多、海域辽阔,推进绿色殡葬虽有隔海过洋的诸多困难,但又有实施海葬的地利优势,无论是化解难点还是凸显亮点都绕不开“一条船”。普陀在更新殡仪服务专船的同时,还有必要打造更加高端的骨灰撒海殡仪船,同时优化“一条龙”配套服务,让海葬的仪式感更足、感召力更强,使海岛特色的绿色殡葬事业更上一层楼。既然倡导绿色殡葬,就要通过“优质化”“亲民化”服务来引导人们从善如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