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放大
- 缩小
- 默认
加快发展海洋新质生产力 扎实推动海岛共同富裕
王尤跃 字数:
《 舟山日报 》( 2025年03月11日 第 04 版 )
□王尤跃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要加快形成同新质生产力更相适应的生产关系,促进各类先进生产要素向发展新质生产力集聚,大幅提升全要素生产率。海洋新质生产力是以发展高技术、高效能、高质量为特征的生产力,能够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共同富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海洋新质生产力的发展为实现海岛共同富裕提供了强大动能,实现海岛共同富裕为海洋新质生产力的发展提供了方向指引。
一、海洋新质生产力赋能海岛共同富裕的战略意义
当前,我国正处于从“海洋大国”向“海洋强国”迈进的重要历史时期,加快形成海洋新质生产力形势紧迫。实现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与加快推进海洋强国建设,必须以海洋新质生产力赋能海岛共同富裕。
1.海洋新质生产力是推动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支撑。海洋新质生产力既为开辟海洋未来产业新赛道、攻克海洋领域核心新技术提供了可行方向,又是实现海岛共同富裕、构建现代化海洋产业体系和加快建设海洋强国的有力支撑。中国式现代化是包括海岛居民的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海洋新质生产力在赋能海岛共同富裕的过程中,正体现了这一理念的核心价值观。海洋新质生产力不仅推动了海洋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同时也促进了海岛高质量发展,展现了具有中国特色的中国式现代化海岛共同富裕进程中的具体应用和实践成效。
2.海洋新质生产力是实现海岛共同富裕的强大动能。海洋新质生产力的发展与实现海岛共同富裕具有逻辑共契性。海洋新质生产力的发展为实现海岛共同富裕提供了强大物质技术基础,实现共同富裕为新质生产力的发展提供了方向指引,推进海洋新质生产力赋能共同富裕,一是要弥合科技发展的不平衡,站稳共同富裕的价值立场;二是要培养劳动者特别是涉海人员的创新意识、提升涉海人员劳动能力、强化涉海人员担当奉献,培养高素质的海洋劳动者,壮大共同富裕的主体力量;三是规范和引导资本健康发展,不断完善基本分配制度,加快健全社会保障制度,完善海岛共同富裕的共享体制机制。
3.海洋新质生产力是推进海洋绿色发展的重要保障。海洋新质生产力也是绿色生产力,必然是以绿色为“底色”。力争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是我国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浙江省海洋经济发展“十四五”规划贯彻海洋渔业低碳化的思想,提出了增强海洋碳汇资源的固碳增汇能力的构想,海洋具有“碳源”和“碳汇”的双重特性,能否实现海洋碳平衡,对转变传统经济发展方式,实现海洋经济循环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海洋新质生产力通过海洋先进生产技术、绿色低碳技术和绿色低碳管理模式的引入,从而驱动海洋产业体系朝着绿色化加速转型升级,促进海洋绿色发展与创新驱动的相互融合。
二、海洋新质生产力赋能海岛共同富裕面临的困难与挑战
近年来,舟山加快推进现代海洋城市建设,推进科技创新,以科技创新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塑造高质量发展新优势,同时也面临着不少困难与挑战。一是海洋基础研究相对薄弱,海岛地区的信息化建设尚未完善。据统计,目前我国海洋科技对海洋经济的贡献率尚未达到40%。海洋基础设施的数字化、智能化仍处于转型升级过程中,海洋新质生产力赋能海岛共同富裕面临诸多挑战。海洋科技投入渠道较为单一,海洋科研水平与应用能力尚未达到海洋新质生产力数字化、智能化的需求,海洋基础设施建设尚未全面覆盖等多种因素导致现实情况与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海洋新质生产力赋能海岛共富的愿景相悖。二是海洋科技人才培育滞后,海洋新质生产力的发展需要“高素质”劳动者的支撑,但在海岛地区,普遍面临数字化专业人才短缺的难题。据预测,到2025年我国海洋工程装备及高技术船舶制造业人才缺口将扩张到近30万人。海洋科技创新人才体系化建设滞后,人才结构亟需优化。此外,舟山海岛涉海平台总体偏少,海洋科技从业人员相对较少,大部分海洋科技成果未能真正走向市场形成产业化,不能满足海洋新质生产力带动海岛共富能力的实际需求。
三、海洋新质生产力赋能海岛共同富裕的推进路径
当前,舟山正处于推进海洋高质量发展、海岛共同富裕的重要机遇期。必须抓住和利用这一重要机遇期,大力推进海洋新质生产力发展,助力舟山实现共同富裕和中国式现代化先行。
1.统筹优化资源节约与经济发展,着眼海洋产业深度转型升级。海洋新质生产力能够实现海洋自然资源的高效利用与循环使用,在新的技术条件和组织方式推动下,海洋传统产业迎来绿色升级契机。以数字化转型、信息化管理为手段的海洋新质生产力通过引入互联网、大数据分析、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带动海洋基础设备改造和资源配置优化,提升海洋资源利用效率,实现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把握好海洋新兴产业和传统产业的关系,海洋传统产业不等于落后产业,要加以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促其绿色化、数字化转型。
2.把握海洋新型要素和一般要素的关系,着眼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培育形成海洋领域新质生产力,实现海洋新质生产力赋能的总体效能提升。确保海洋新质生产力增长是一项综合性、全面性任务,涵盖从海洋科研创新机构到各级参与主体,还包括基础设施和支持性产业链在内的广泛领域,形成各要素之间紧密协作、融通发展的产业创新生态,必须要做好要素文章。第一,做好“人”的文章,实施海洋人才战略,变人口红利为人才红利。第二,做好“数”的文章,壮大涉海数字经济,变数据资源为数据资本。第三,做好“材”的文章,即挖掘海洋材料价值,变原料供给为精深加工。
3.把握海洋新型要素和一般要素的关系,着眼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培育形成海洋领域新质生产力,实现海洋新质生产力赋能的总体效能提升。确保海洋新质生产力增长是一项综合性、全面性任务,涵盖从海洋科研创新机构到各级参与主体,还包括基础设施和支持性产业链在内的广泛领域,形成各要素之间紧密协作、融通发展的产业创新生态,必须要做好要素文章。第一,做好“人”的文章,实施海洋人才战略,变人口红利为人才红利。第二,做好“数”的文章,壮大涉海数字经济,变数据资源为数据资本。第三,做好“材”的文章,即挖掘海洋材料价值,变原料供给为精深加工。
作者单位:浙江舟山群岛新区旅游与健康职业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