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全市企业新增发明专利授权316件,占全市增量的55.34%,首次超过高校院所新增发明专利授权数量——
企业专利申请缘何“井喷”?
陈逸麟 字数:
《 舟山日报 》( 2025年03月08日 第 01 版 )
□记者 陈逸麟
3月2日上午,走进舟山中远海运重工厂区,新造项目2万吨转载驳第5艘系列船已在码头系泊调试。在其船艉,1艘推船正顶住驳船船身,两艘船中间,可以看到一排特殊的连接装置。
“这套连接装置是我们公司去年自主研发的专利技术,相比普通连接设备,连接的稳定性和安全性能提升50%。”舟山中远海运重工科技创新与数智化推进部经理朱雨雷介绍,去年舟山中远海运重工共有20项发明专利获得国家授权,为全市企业之最。
记者了解到,去年全市新增发明专利授权总计571件,其中高校院所226件、企业316件,占比分别为39.58%、55.34%。
“从历年数据来看,高校院所的发明专利新授权量一般占全市7成左右,去年企业授权量和占比首次反超高校院所。”市市场监管局知识产权处副处长祝茜介绍说。
舟山企业专利申请缘何出现“井喷”?
持续增强的自研意识和研发投入或是关键原因之一。数据显示,2024年,舟山中远海运重工投入研发资金超2亿元,同比上升31.8%,共立项研发项目34项,同比上升36%。
“这两年船舶修造行情火热,公司体量越做越大,倒逼我们必须加大技术投入,降本增效、提升工艺。目前公司的研发团队还在不断扩大,预计今年的技术投入会更大。”朱雨雷说。
另一组数据也证明了这一点。2024年,全市规上工业研发费用增速14.4%,位列全省第一;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达81.9%,位列全省第一;规上企业研发费用占营业收入比重达2.92%,占比提升0.27个百分点,提升幅度全省第一。
告别单打独斗,“借智研发”也成为当前舟山企业的一种选择。
眼下,浙江黎明智造股份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各条智控产线正开足马力运转。去年,该公司共投入超3000万元研发资金,共获得授权发明专利13项,其中各类发动机制动装置占比77%,部分关键技术正是通过合作攻关得以突破。
“我们与其他企业共同开发的LIVC进气延迟关闭技术是我们去年攻克的核心技术项目,目标就是突破国产发动机的热效率天花板。”浙江黎明智造股份有限公司开发工程师陈哲说,依托此专利技术的突破性应用,国产首台拥有LIVC技术的柴油机有望下线。
去年,我市陆续成立了市船舶与海工产业技术协同创新中心等行业性研发机构,提升企业科技创新能力。东海实验室等大院大所、中科院宁波材料所岱山新材料研究和试验基地等产业中试基地、科创孵化器的落地,则为舟山企业开展技术升级和成果转化提供了更多选择。
让企业发明专利早研发、早落地,我市市场监管部门靠前服务,为企业申报专利打开“快速通道”。
“往年申请发明专利,一般要1年以上的时间才能下来,去年,市场监管部门主动找到我们,帮我们把申请时间缩短到了4个月左右。审批加速,研发团队的积极性也提高了。”朱雨雷介绍道。
据了解,去年市市场监管局积极向上争取,为舟山企业发明专利申请精准推送、优先审查、快速预审。2024年,全市企业累计提交专利快速预审238件,同比增长781.48%;提交发明专利优先审查近200件。
在此基础上,我市出台《舟山市高价值专利培育工程实施方案(2024—2027年)》,引导创新主体将知识产权管理贯穿研发、生产和经营全过程,加快高价值专利布局,去年首次启动市级高价值专利培育项目9项。
去年我市还立项实施市级专利导航项目6个,运用专利导航工具为企业收集专利和市场竞争信息,研判产业专利布局和竞争格局,为技术发展方向提供指导。同时,引导企业开展专利密集型产品备案157件,同比增长166.1%,并实现专利密集型产品认定零的突破。
据统计,2024年,全市14家企业入选专利产业化促进中小企业成长“金种子”计划国家级样板,80家企业获评省级“金种子”孵化级企业、22家企业获评成长级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