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南锚链产能与营收双跨越增长的背后

技术赋能攻痛点 产品价格翻倍升

刘凯 字数:

《 舟山日报 》( 2025年03月07日 第 01 版 )

  扫一扫看视频

  □记者 刘凯

  本报讯  “这套技术目前国内还没有几家能做,我们也是花了大力气在做自主研发,以后我们不仅可以卖锚链,还能卖这套技术。”2月28日,在舟山中南锚链有限公司生产车间自动焊接机械臂前,公司副总经理夏小裕难掩自豪。

  在技术人员的控制下,自动焊接机械臂精准地绕着锚链横档部位完成了焊接,留下鱼鳞状的焊接平面,整个过程不到1分钟。由于锚链横档焊接基准点难找,此前基本只能依靠人工焊接。不仅速度慢,质量也不可控,已经成为行内的一个痛点。

  去年,企业走访了国内多家机械臂厂家,花了十多万元从深圳带回了这台设备,又投资50万元与江苏科技大学合作,采用视觉传感技术开发出机械臂的自动化焊接程序,实现行业首创。

  “有了这套设备和技术,品质可控,效率提高,等船级社通过后,我们就可以做R3、R4级系泊链了。”夏小裕告诉记者,R3、R4发展等级的系泊链,主要应用于海上石油平台、深海养殖平台等海上工程。

  “锚链生产属于传统行业,销售价格主要由原料价格与加工费组成。”公司董事长鲍中南介绍说,传统锚链市场价格在6000元一吨,而R3、R4系泊链价格在2万元一吨,产品价格翻倍升。

  中南锚链成立近40年来,主要生产17.5毫米~117毫米直径的船用锚链,目前切割、锻造、淬火、抛光等工序均已实现自动化生产。能满足CCS、LR、ABS、NK、GL、BV、DNA等国外船级社规范要求。

  除了生产技术的迭代更新,企业的数字化转型也已提上日程。二代接班人鲍智强回国后已在企业工作了半年,目前他正着手引入数字化仓库管理系统,远期还要对车间进行数字化改造,让传统企业能紧跟时代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