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接来之不易的“修船大年”

月湖 字数:

《 舟山日报 》( 2025年02月14日 第 04 版 )

  海客谈丨月湖

  万邦重工去年实现盈利3亿元以上,创历史新高,今年一季度的订单都已排满。万邦重工的景气现象并非个别,去年舟山船舶修造业“热辣滚烫”,全年产值突破400亿元,修船产值占全国的40%以上(据《舟山日报》2月5日报道)。订单纷飞、红利滚滚,来之不易的“修船大年”令人兴奋也让人感怀。

  “一大批国际集装箱船将迎来维修周期,今年依旧会是个修船大年!”万邦重工生产线管理委员会轮值主任苏灿对新一年“全年红”的乐观,来自于对绿色修船的满满自信。以绿色修船技术研发出名的万邦重工,不断围绕绿色喷漆技术推出新技术、新装备,承接高技术、高附加值喷涂项目的能力不断提升。有了“金刚钻”,正是勇揽高质量修船“瓷器活”的底气所在。

  只有熬过冬天,才能拥抱春天。受外部环境变化带来的不利影响,经济运行面临挑战。此时是知难而退还是迎难而上,事关企业的前途和命运。万邦重工走过的强企之路,也是舟山船舶修造业高质量发展的一个缩影,给如何应对危局留下了有益的启迪。

  信心比黄金更重要,既然海洋运输是国际物流中最主要的运输方式,船舶修造业终将迎来“柳暗花明又一村”的高光时刻。我市出台政策大力推动船舶修造业向高端化、绿色化、智能化方向发展,诸多规上企业积极实施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在困境中卧薪尝胆,积蓄新一轮崛起的能量。市场是公平的,舟山船舶修造业终于用技术优势换来了市场优势。

  逆境中不屈不挠,顺境中居安思危,企业才能立于不败之地。“修船大年”来之不易,在“订单热”中更须保持清醒,更须着眼长远。去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确定,新的一年要以科技创新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要加强基础研究和关键核心技术攻关,超前布局重大科技项目,开展新技术新产品新场景大规模应用示范行动。要开展“人工智能+”行动,培育未来产业。这些高瞻远瞩的部署,无疑是舟山船舶修造业的行动指南。

  全球经济形势复杂多变,舟山要持续巩固国际最大船舶修理改装基地地位,就必须不断夯实绿色发展根基、不断突破关键核心技术,这样才能不惧风浪牢牢掌握主动权。在紧盯国际市场的同时,还应牢牢把握江海联运的蓬勃发展态势,及时拓展高质量修造船业务,既为畅通国内大循环提供优质运力保障,也为舟山船舶修造业开辟新的增长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