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市两会“代表通道”再次开启,5位市人大代表走上通道,畅谈履职心得,发出“两会好声音”——

凝聚民心民意 奏响奋进强音

陈颖丹 颜榕 字数:

《 舟山日报 》( 2025年02月12日 第 04 版 )

  □记者 陈颖丹 见习记者 颜榕

  一条“代表通道”,聚焦民生关切,凝聚发展共识。

  昨天11时15分,市两会“代表通道”在新城会议中心再度开启。季惠君、沈优红、王留燕、黄进、吴有科等5位市人大代表依次走上通道,畅谈履职心得,传递信心力量,用铿锵的话语发出“两会好声音”。

  去年11月,《中国(浙江)自由贸易试验区大宗商品资源配置枢纽建设方案》获国务院批复。粮食产业如何助推大宗商品资源配置枢纽建设?市人大代表、舟山良海粮油有限公司董事长季惠君提出了三点对策:加大运输粮食的海轮吨位,通过降低运费来打造竞争优势;大力发展中小型的江海直达船,将产品直接送达终端消费市场;争取水路、铁路、公路三管齐下,把长江流域10多个省市纳入舟山的后方市场。

  “大宗商品资源配置枢纽建设,对我市粮食产业来说是一次重大发展机遇。我们应该站在全国乃至全球的高度,争取把舟山建设成为国际物流枢纽港。”面对镜头,季惠君满怀豪情地说。

  海岛医疗服务“劈波斩浪”,海岛群众“病有良医”。市人大代表、定海区中心医院护理部主任沈优红分享了她扎根基层医疗一线的三个切身感受,生动展现了我市在市域基本公共服务一体化领域的喜人成效:“第一个感受是,‘乘风破浪的医务工作者’天天在舟山上演!第二个感受是,我们的医疗越来越智慧!第三个感受是,海岛医疗的支撑更有力了!”

  市人大代表、舟山国际水产城商旅产业部副部长王留燕,带着一杯象征文旅融合新业态的“村咖”登场,对解锁海岛共富密码娓娓道来。

  王留燕从事文旅行业近20年,眼看越来越多的舟山海岛乡村走出了一条条因旅而美、因旅而富的发展之路,欣喜、自豪之余,她也开始走上“解码之路”。

  普陀区展茅街道黄杨尖村路下徐成立了全市首个乡创基地,王留燕走访后发现,这里的共富密码就是“没有围墙的创业园,一场新农人与新农村的双向奔赴”;普陀区东极镇东福山大树湾古村落独特的渔家石屋,曾经的小渔村如今焕发新生,王留燕认为,这里的共富密码就是“盘活渔农村‘闲置房’,打造强村富民‘黄金屋’”。

  近年来,我市高端船舶与海工装备产业集群呈现强劲发展态势。市人大代表、舟山惠生海洋工程有限公司调试部经理黄进,用“大国重器,向海而新;筑巢引凤,依才强链”这16个字,表达了他对我市船舶海工产业的深刻感悟与美好期许。

  “当前,舟山船舶修造业正凭借东风,加大科研投入,朝着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方向迈进。我将持续关注助推船舶与海工装备产业链强链补链,助力书写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新篇章。”黄进说。

  嵊泗县洋山镇首创的年中人代会“大会问政”模式在全省得到推广。市人大代表、洋山镇镇长吴有科作为这一模式的亲历者,绘声绘色地讲述了“大会问政”的基层故事。

  “2018年7月,在洋山镇第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我们首次增设了代表‘大会问政’议程,通过人大代表与政府领导班子一问一答,开启了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新篇章。”吴有科说,通过“大会问政”,大家现场摆问题、议对策、解难题,老百姓的期盼和诉求有了地方说、说了有人听、听了有反馈,代表履职活力进一步激发,群众获得感进一步提升。

  短短半小时,5位代表在这条通道上,将民生诉求与发展大计紧密串联。他们的“好声音”承载着百姓期待,凝聚着奋进动力,奏响了舟山高质量发展“最强音”。